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國產GPU獨角獸摩爾線程正式啟動A股上市進程 11月13日消息,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國內全功能GPU獨角獸企業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摩爾線程”)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正式啟動A股上市進程,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之前,摩爾線程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建中給公司全體員工發出一封信,信中寫道:在這個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間點,我想說的是,中國GPU不存在“至暗時刻”,只有星辰大海。 發表于:2024/11/13 納祥科技NX6806 一款國產替代PCF8591的單片機拓展 NX6806是一款專為單片機設計的8位CMOS數據采集設備。它集成了四個模擬輸入通道、一個模擬輸出通道以及一個I2C總線接口,通過三個硬件地址引腳實現最多八個設備的連接。該芯片采用單電源供電,工作電壓范圍寬泛,且具有低功耗特性。 發表于:2024/11/13 LG電子宣布與Tenstorrent共同開發面向全球市場的SoC與系統 11 月 12 日消息,據 LG 電子韓國首爾當地時間消息,該公司與 AI 芯片創企 Tenstorrent 宣布在最初芯粒項目的基礎上擴大合作,共同開發面向全球市場的 SoC 與系統。 LG 電子目標通過這一合作關系提高其為產品和服務量身定制 AI 芯片的設計開發能力,以實現其“情感智能” 發表于:2024/11/13 龍芯CPU根技術指令系統助力我國工業可控 近日,龍芯中科召開2024年龍芯工業生態大會,展示了龍芯CPU處理器在眾多工業領域的落地與應用。 大會上,龍芯中科副總裁杜安利表示,基于自主指令集和CPU、國產操作系統和國產軟件形成的龍芯自主工業產品及解決方案,全面涵蓋工業計算機/服務器、工業控制與網絡通信、工業安全等各類產品,已經在能源、交通、水利、石油石化、智能制造、礦業等多個重點行業、關鍵應用場景有效落地。 基于龍芯CPU的RTU數采設備、工業網關、邊緣網關、PLC、DCS主控、上位機、服務器等產品,已應用于工控、能源、軌道交通、石油石化等領域。 發表于:2024/11/13 三星宣布擴建HBM封裝產線 三星宣布擴建HBM封裝產線,預計2027年底完工 發表于:2024/11/13 日本將提供650億美元支持半導體及AI產業發展 11月12日消息,據日經亞洲報道,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于11月11日制定新的援助計劃,要求日本政府2030財年前提供至少10萬億日元(約650億美元),以支持半導體和人工智能(AI)產業發展。 石破茂在新聞發表會表示,該援助計劃框架的制定,有望在10年內吸引超過50萬億日元公共和私人投資,該計劃將納入11月定案的“全面經濟方案”。援助形式包括補助、政府附屬機構投資,以及為私營金融集團的貸款提供債務擔保。石破茂強調,日本不會發行赤字政府債券資助這項計劃。 發表于:2024/11/13 平臺化測試方案驅動,NI為中國應用創新注入新動能 在今天舉行的NI全聯結峰會上,針對這三大關鍵問題,艾默生測試與測量業務集團(原NI) 總裁Ritu Favre給出了答案,有三個要點:共贏、持續投資測試測量技術、堅守對中國市場的承諾。也是在這個大會上,NI中國的高管及專家團隊、以及來自廣州慧智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汽智聯、東南大學的嘉賓們給出了更具象化的闡述。 艾默生是自動化技術和軟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主要專注于能源、化工、電力和可再生能源等行業。NI領先和豐富的測試測量產品在科技產業鏈上游擁有更重要的占位,能豐富艾默生的產品組合,并為拓展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新興市場提供了可能。 發表于:2024/11/13 泰克推出突破性功率測量工具應對全球電氣化加速創新步伐 泰克推出突破性功率測量工具,從容應對全球電氣化加速創新步伐 新產品系列包括業界領先的射頻隔離電流探頭和三通道雙向電源 _____ 俄勒岡州比弗頓,2024 年 11 月 12 日 —— 泰克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一系列突破性功率測量儀器,旨在助力對功率容量和效率有更高要求的行業,促進行業創新。全新 TICP 系列 IsoVu? 隔離電流探頭是世界首款利用射頻隔離技術的產品,適用于測量低壓和高壓系統中快速變化的電流,測量高度準確,安全可靠。EA-PSB 20000 Triple 系列是一款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三通道雙向電源和電子負載產品,可在一臺設備上提供多個通道,從而提供更高的測試覆蓋率、密度和容量。 發表于:2024/11/13 Pickering創新產品解決電子測試測量挑戰 日前于上海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期間,Pickering攜多款創新產品亮相,Pickering全球銷售和營銷主管Joe Woodford和Pickering中國分公司品英儀器(北京)有限公司產品與市場開發經理王琦詳細介紹了Pickering的業務優勢及中國市場的發展。 發表于:2024/11/12 人形機器人“天工”面向行業開源開放 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昨天宣布啟動“天工開源計劃”,對外公布創新中心成立一年以來取得的建設成就。 創新中心將陸續把本體、數據集、運動控制等方面的技術成果面向行業開源開放,推動具身智能加快落地。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可在此基礎上再開發,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真正進入人類生活。 發表于:2024/11/12 消息稱Intel將擴大Arrow Lake臺積電代工規模 11月1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面對AMD和NVIDIA的激烈競爭,英特爾計劃在2025年通過擴大與臺積電的合作來提升其芯片競爭力。 據透露,英特爾的Lunar Lake、Arrow Lake芯片組將增加臺積電3納米工藝的代工訂單,特別是Arrow Lake芯片。 Arrow Lake被英特爾視為在AI PC市場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旨在在保持高性能和高時鐘頻率的同時,將功耗降低至少百瓦。 發表于:2024/11/12 ADI收購嵌入式FPGA廠商Flex Logix 11月11日消息,芯片大廠Analog Devices(ADI)近日已經完成了對于嵌入式 FPGA 和 AI IP 公司 Flex Logix 的收購。但是具體的交易金額并未對外披露。 作為一家有 10 年歷史的半導體技術公司,Flex Logix 一直在銷售其用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AI/ML) 設計的低功耗 EFLX 和 InferX 嵌入式 FPGA IP,同時還開發了 AI/ML 芯片。該技術可用于 180nm 至 7nm 的工藝節點,包括 Global Foundries 的低功耗 22nm FD SOI 工藝。截至目前,它已將其技術授權給了包括中國宸芯科技(MorningCore)在內的 40 多家公司。 發表于:2024/11/12 Gartner預估2027年40%AI數據中心因電力短缺影響運營 11 月 12 日消息,市場調查機構 Gartner 今天(11 月 12 日)發布博文,認為 AI 和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正推動電力消費急劇增長,并預估未來 2 年數據中心的增長率超過 160%。 該機構警告稱,到 2027 年,40% 的現有 AI 數據中心將因電力供應不足而受到運營限制。 Gartner 副總裁分析師 Bob Johnson 指出,各大企業正在加速建設新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并對電力產生巨大需求。 發表于:2024/11/12 首款國產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軟件北太天元v4.0版發布 首款國產科學計算與系統仿真軟件“北太天元”v4.0 版發布:統一界面風格、支持面向對象的繼承特性 發表于:2024/11/12 歐盟擬斥資1.33億歐元在荷蘭建設光子集成電路中試線 11 月 12 日消息,根據荷蘭政府官方網站當地時間昨日公告,歐盟擬斥資 1.33 億歐元(注:當前約 10.24 億元人民幣)在荷蘭建設一條光子集成電路(PIC)中試線。 發表于:2024/11/12 ?…707172737475767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