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消息,在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根據《歐洲芯片法案》批準為英飛凌德國德累斯頓晶圓廠建設提供總額達9.2億歐元的補貼計劃之后,近日該補貼已經獲得了德國聯邦經濟事務部(German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Affairs)的最終批準。
據了解,針對英飛凌德國德累斯頓晶圓廠的 9.2億歐元補貼資金,將推動英飛凌在當地對智能功率器件生產的 50 億歐元投資。這是《歐洲芯片法案》和歐盟IPCEI ME/CT 創新計劃(微電子和通信技術方面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項目)資助的一部分。
“我們的智能功率器件工廠的補貼資金的最終批準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向歐洲半導體生態系統發出的明確信號,”英飛凌首席執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我們感謝德國聯邦政府、薩克森自由州和歐盟的支持。我們在德累斯頓制造的半導體是我們為使歐洲主要行業的未來價值鏈更加穩健做出的貢獻。”
目前,該晶圓廠的建筑外殼的已接近完工,并于上個月舉行了封頂儀式。生產預計將于 2026 年開始。
與此同時,英飛凌公司警告稱,美國關稅政策將會對其下半年業績產生影響。盡管目前美國尚未對半導體征收關稅,但 25% 的汽車關稅稅率打擊了正在復蘇的汽車市場。
“鑒于訂單量仍然沒有放緩的跡象,我們只能猜測關稅爭端的影響。因此,我們在 2025 財年第四季度對預期收入進行了 10% 的扣減。我們現在預計收入與上一年相比會略有下降。”Jochen Hanebeck說。
英飛凌第二財季的收入增長證實了預期的經濟復蘇,該季營收達到 35.91 億歐元,比第一季的 34.24 億歐元增長 5%,對于第三季度的預期也達到了 37 億歐元。隨著電動汽車的增長和過剩庫存的用完,本季度英飛凌汽車芯片業務的收入預計將增長了 6%。
然而,與 2024 年相比,匯率影響和 10% 的關稅,可能將導致英飛凌2025年營收將略有下降。這也不包括計劃收購 Marvell 汽車以太網業務的 25 億美元,因為該交易仍需滿足慣例成交條件和監管部門的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