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領域為 5G 規劃了 6 個版本,其中 5G 第二階段從 Rel-18 開始到 Rel-20, 這后三個版本亦被稱之為 5G-A。伴隨著 2024 年 6 月 Rel-18 的正式凍結,5G 現已全面進入 5G-A 時代,其中 AI 是推動 5G-A 標準持續演進的重要技術之一。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高通公司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解析了 AI 在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是在 5G 技術演進中的關鍵作用。
徐晧認為,無線通信已經發展了幾十年,擁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但仍存在一些挑戰,AI 技術提供的強大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克服這些挑戰。他分享了 AI 在無線通信網絡應用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 AI 引入現有的無線通信系統,替代某些模塊,例如利用 AI 進行無線信號處理;第二個階段是,實現跨節點的 AI 應用,在手機與網絡之間,以及不同廠商的手機和基站之間,在各個廠商或終端使用不同的 AI 模型的背景下,也可以實現暢通的交流,這也是當下 5G-A 階段關注的重點;第三階段,即在未來的 6G 時代,網絡在設計之初就融入 AI 的原生應用。
在 2024 年 6 月剛剛凍結的 5G 標準 Rel-18 中,高通與業界一起共同努力,探索了如何利用 AI 提升無線通信技術。初步研究涵蓋了包括移動性優化在內的多個用例,以及信道反饋、波束管理和精準定位等空口用例。Rel-18 重點是對可無縫集成至端到端無線系統的 AI 模型和框架進行評估,這項關鍵工作將成為未來移動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涉及 Rel-18、Rel-19 以及未來的 6G 網絡。
高通不僅積極推動 5G-A 標準的演進,還與業界一起探索 AI 在無線通信系統的落地應用。今年 2 月,高通與諾基亞進行了互操作性測試,以驗證不同廠商采用各自的 AI 算法下,網絡端和終端是否可以協同工作。驗證結果表示,就算不同廠商采用不同的 AI 模型,只需交換訓練數據,亦可實現良好的協作,為 AI 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應用帶來更多可能性。
徐晧表示,未來五年內,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 AI 在終端和無線通信中的應用,高通也期待在持續的技術創新中,與國內外產業伙伴進行更多合作,共同推動 AI 技術能力演進,促進移動通信技術持續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