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1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以587票贊成、10票反對批準「歐盟芯片法案」(EU Chips Act),歐盟擬動用超過 430 億歐元的公共和私有資金,支持芯片生產、試點項目和初創企業,并大力建設大型芯片制造廠。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將芯片產量提升4倍,讓歐盟芯片在全球的比重從目前的10%提高至20%。
近數十年來,全球化和亞洲制造業崛起,導致歐洲在芯片業活動減少。芯片市場主要由中國臺灣和韓國主宰。全球最先進芯片有9成都在中國臺灣生產。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亞洲供應鏈癱瘓,歐洲汽車業尤其面臨芯片嚴重短缺的情況。
「歐盟芯片法案」將支持通過吸引投資和提高生產能力來促進歐盟供應安全的項目。在與理事會代表的會談中,歐洲議會議員為芯片相關的研究和創新爭取到了33億歐元。將建立一個能力中心網絡,以解決歐盟的技能短缺問題,并吸引新的研究、設計和生產人才。
此外,還將建立一個危機應對機制,歐盟委員會將通過該機制評估歐盟半導體供應面臨的風險。成員國的預警指標將用于觸發全歐盟范圍的短缺警報。該機制將使歐盟委員會能夠實施緊急措施,如優先供應受短缺影響特別嚴重的產品,或為成員國進行共同采購。此舉將減少對亞洲的依賴。
通過這項法律,歐盟希望簡化芯片工廠建設的審批程序,并促進國家援助。這將吸引更多的制造商來到歐洲,同時也解決了希望在德國生產的外國公司的問題: 英特爾在馬格德堡,Wolfspeed在薩爾州,英飛凌和臺積電在德累斯頓。
如果像疫情期間那樣再次出現供應短缺,包括預警系統在內的應急機制將生效。然后,歐盟委員會可以指示公司生產某些半導體,或者代表成員國集中采購。據歐盟委員會稱,歐盟希望刺激總額430億歐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大部分投資將由成員國提供。來自歐盟預算的資金相對較少。
歐洲議會綠黨議員Henrike Hahn強調說:“我們現在呼吁歐盟半導體行業能提供約33億歐元來支持行業繼續發展,但不幸的是,這不是新的資金。未來,我們會在理事會中做出明確的承諾,通過我們自己的資源來更好地支持歐洲企業。”Hahn還表示,歐盟未來不僅會資助大型項目,而且資助中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Thierry Breton強調說:“歐洲只投資研究和外包生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芯片法案》允許在整個半導體制造鏈上為具有競爭力的歐洲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
在歐洲生產更多的半導體對社會民主黨人Tiemo Wolken來說也很重要。然而,對他來說,這也是關于推進產品開發的問題。他感到非常高興的是,已經制定了一項法規,使在歐洲設計未來芯片成為可能。他說:“這將使我們更加獨立于供應鏈,并使我們從單純的工作臺走向技術領先。”在Wolken看來,該法律對于這場競爭激烈的“半導體競賽”而言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一旦成員國批準,《芯片法案》就可以生效。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