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不是一家企業的事,而需要整個行業聯合起來,整車、零部件、互聯網、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的企業組成聯盟,以車載操作系統開發與應用為核心,通過迭代升級,提升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的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擴大應用規模,形成開放共享、協同演進的良好時代,共促智能網聯汽車的“詩與遠方”加速到來。未來車主將不再滿足于汽車的外觀和動力性要求,大家對于車機智能、語音控制等方面,關注度會越來越高。同時,未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的車主喜歡看球賽,有的車主喜歡追劇,有的喜歡刷抖音,有的喜歡看股票、資訊,針對不同的需求,那么各個車企都在做差異化定義,以滿足車主個性化需求,從而追求自己智能網聯的差異化。當前很多品牌也都配備了龐大的智能網聯團隊,來做個性化、差異化,這是一個趨勢。智能汽車可謂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我國汽車工業已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網聯汽車將是繼新能源汽車后,汽車產業發展的又一制高點。技變革的外部契機與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內部動力兼備。新一輪科技變革期與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期相互交匯,使智能汽車發展兼備外部契機和內部動力。在“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的指引下,智能汽車發展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智能網聯交通系統作為智能交通系統的終極發展形式,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重要應用。其通過雷達、視頻等先進的車、路感知設備對道路交通環境進行實時高精度感知,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實現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以及車與道路交通設施間的通訊、信息交換以及控制指令執行,最終形成智能化交通管理控制、智能化動態信息服務以及網聯車輛自動駕駛的一體化智能網絡系統。
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加快制定綜合性產業政策對于促進新技術突破、推動產業升級、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意義重大。傳統汽車產業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我國世界級的汽車品牌和整車強企少,質量控制能力和基礎研發能力不足;本土供應商的實力也有限,產業鏈條上存在關鍵缺失;而與汽車產業緊密相關的基礎工業水平,包括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元器件及技術基礎也存在不足。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智能汽車首先依然是汽車產品,造好“傳統”汽車是造好智能汽車的前提和基礎,正如造好電池、電機不等于就能造好電動車一樣,擁有一些智能互聯技術或平臺也不等于就能造好智能網聯汽車。因此,要“彎道超車”,首先必須踏踏實實提升自己的基礎工業實力。
智能網聯汽車實時動態聯網是其核心功能體系,涉及車云、車車、車人、車路、車內等五個通信場景。這五個場景間的多重網絡交互造成安全風險,同時公眾出行偏好等行為數據分析可用于獲利進一步誘增了數據竊取的風險。因此,如何防范網絡安全漏洞、信息數據泄露、網絡攻擊等是各國以強化監管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關注方向]。
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數據交互平臺。目前網聯汽車未實現真正“互聯”,各類企業級平臺以及政府監管平臺數據互不聯通。基礎數據交互平臺通過標準的數據交互方式,與各企業級平臺以及行業管理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實現大數據共享,提供基礎數據服務,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并提高行業監管效率。確立智能網聯汽車國家發展戰略。雖然這是跨界技術,但對于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應該有共識,產業發展戰略和技術發展戰略并重。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