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港股市場持續低迷并且屢創新低,但有騰訊控股(00700.HK)、紅杉資本、高瓴資本作為“明星”股東陣容的途虎養車,補充半年報并且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沖刺港交所上市。
2021年途虎養車依然有13.14億元的經營虧損,按照3000多家門店(多數是加盟模式)計算的話,平均單店虧損大約40萬元,而單店平均收入則僅有300萬元左右。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也給汽車服務市場帶來了新的挑戰。途虎養車稱:“于往績記錄期間,我們來自新能源汽車相關服務的收入貢獻并不重大。”
單店平均虧損約40萬
關于途虎養車的經營模式,招股書如此說明其優勢:“我們的平臺服務在中國銷售的大多數乘用車車型,滿足從輪胎和底盤零部件更換到汽車保養、維修、汽車美容等全方位的汽車服務需求。與高度依賴本地化服務需求的傳統線下汽車服務模式相比,通過將零散的汽車服務需求聚集到一個平臺上,用戶交互度顯著提高。”
收入數據來看,途虎養車主要通過在線界面及線下服務網絡提供正品汽車產品及高質量服務產生收入。總收入在2021年同比增加33.9%到117億元。不過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0.2%至54.68億元。
無論是疫情前還是疫情后,途虎養車依然都沒有擺脫虧損的狀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的經營虧損分別為11.35億元、9.13億元、13.14億元、以及5.18億元。
2020年底和2021年底,途虎工場店(自營和加盟合計)的數量分別為2488家和3853家,按2021年平均3000多家門店,經調整凈虧損13.14億元來計算,途虎養車平均單店虧損大約為40萬元。
雖然門店數量增長,但途虎養車的單店平均收入卻不斷下滑,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每個自營途虎工場店的平均收入分別為420萬元、360萬元及330萬元,途虎確認的每個加盟途虎工場店的平均收入分別為400萬元、300萬元及270萬元。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門店網絡包括4293家途虎工場店,使我們成為中國最大的獨立汽車服務平臺(按截至2022年6月30日經營的汽車服務門店的數目計),并分別領先于第二及第三名參與者的超過1000家門店及2000家門店。按收入計,我們于2021年產生汽車服務收入為117億元,占市場份額的1.0%,并超過前二大至前五大參與者的累計汽車服務收入。”
周轉率高于同業
“加盟途虎工場店是我們的戰略重點,使我們能夠通過輕資產模式高效地擴張。我們的大部分綜合產品及服務收入均通過途虎工場店產生。”途虎養車稱。2021年的117億元收入當中,其中81.2億元來自加盟途虎工廠店,5.91億元的收入來自自營途虎工廠店;其余收入來自于合作門店和直銷客戶等。雖然途虎養車經營依然處于較大的虧損狀態,但周轉率卻遠高于同行業。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我們為首家以該方式建立加盟模式的公司,且仍為獨立汽車服務平臺中唯一能廣泛采取該方式的公司。于2021年,我們的每個汽車工位每天的服務周轉率為2.2,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約為每個汽車工位每天1.1)。”公司稱。
途虎養車還表示:“我們采用加盟業務模式,使我們能夠迅速擴大規模,同時維持服務質量及一致性。我們招募加盟商建立和運營途虎工場店,并為他們提供全面的門店管理和信息系統、接入我們的在線流量以及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支持。”
途虎養車來自加盟商的收入包括三方面,即加盟費、固定月度管理費、及基于利潤的分成費用(一般相等于加盟店經營利潤的10%)。根據加盟途虎工場店的區域、城市等級、汽車保有量和規模而定,途虎養車就三年加盟協議收取的加盟費為10萬元至40萬元。
固定月度管理費分為兩個級別:4000元及8000元。“然而,我們可能會根據加盟途虎工場店的具體情況(如處于發展初期的工場店)減少固定月度管理費,以支持其業務增長及減輕2020年及2022年上半年由疫情所造成的營運壓力。”公司稱。
途虎養車按總額基準確認于加盟協議期的固定月度管理費。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上半年,每個途虎工場店的平均固定月度管理費分別為5862元、5454元、5503元及4666元。
騰訊、紅杉“撐腰”
途虎養車背后,有著一批明星股東撐腰。其中騰訊控股合計持股21.28%,紅杉中國持股5.49%,高盛持股2.42%,中金公司持股2.32%,高瓴資本持股2.09%,百度持股2.01%。到底馬化騰、沈南鵬、張磊等投資人為什么看上這個行業?
老舊的車輛一般需要較多的汽車服務,尤其是維修及保養服務,這或許是明星資本扎堆途虎養車的關鍵原因之一。途虎養車表示,中國乘用車的平均車齡由2017年的4.6年增至2021年的6.0年。到2026年,中國乘用車的平均車齡預計將達到7.9年,而同年美國及歐盟成員國的平均車齡分別為12.4年及12.3年,這表明中國乘用車的車齡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不斷增長的中國乘用車保有量和平均車齡意味著汽車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增長。
有汽車服務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興起,其實對傳統的汽車服務行業沖擊比較大,保養的成本并不一樣,新能源車給予到傳統汽車服務行業的機會并不多,電動車一些廠家自身的網絡也在做保養等工作。具體區別來看,相比燃油車,電動車不需要對發動機進行保養及維修,包括更換機油、濾清器、火花塞;但因為純電動車身更重(電池重量導致),對輪胎和懸架的磨損更多,這方面保養需求增加。如果不考慮換電池因素,純電動車保養費用比同價位燃油車低大約三成,但電池壽命可能七八年左右。
“我們來自新能源汽車相關服務的收入貢獻并不重大。”途虎養車表示:“除我們目前為燃油汽車提供的汽車服務外,我們正探索為新能源汽車量身定制的產品和服務,如電池維修服務。利用我們在全國廣泛的服務網絡,我們正在探索與新能源汽車品牌合作,幫助他們進行車輛銷售和售后服務。例如,我們已與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如零跑汽車及北汽極狐)建立業務合作,為新能源汽車車主提供汽車服務,并將持續探索進一步合作機會。”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