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柳姍姍 彭冰)8月26日~27日,由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長光衛星)主辦的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屆“遙感·創新大會”在長春舉行。會上,來自業內200家單位的300余位專家學者,熱烈探討和分享了衛星領域前沿研究成果,旨在通過加強學術交流合作,促進理論和技術創新,共同拓展中國“商業航天”新藍海。
近年來,隨著政策紅利釋放、商業資本助力、人才自由流動、技術創新推動,我國商業航天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軒宇空間總工程師戴居峰在會上表示,目前,近地衛星的技術基本都已被“國家隊”突破,產業化的工作則需要由商業資本予以推進,這給很多民營企業創造了一展拳腳的機會。同時,商業航天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智慧城市建設、農林病蟲害防治、自動駕駛的實現等,可以拉動一大批新興產業發展。未來,商業航天將是中國經濟的下一個藍海,并成為中國邁上高端制造臺階的重要抓手。
“我們現在正在建設城市應急預警平臺,傳統鋪設傳感器和視頻監控的方式,已無法滿足應急領域的需求。”廣東南方應急管理研究院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韓春告訴記者,他們此次參會,在深入了解衛星應用前沿動態的同時,也是希望通過尋求合作,將遙感技術和城市監測預警結合起來,為災害問題的早知道、能感知、快處置提供技術保障。
中國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常務副主任張連翀指出,當前,全球遙感市場正在從購買數據向購買能力轉變,但中國缺乏支撐衛星數據和云計算相結合的公共基礎設施。為此,他建議,中國要為商業衛星企業提供“存算傳一體化”的國家遙感數據公共存算基礎設施。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