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銷量達352.1萬輛,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市場占有率達到13.4%。進入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被寄予更多期待,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國家相關部門從新能源汽車產品申報、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規定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比例、規劃建設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購買限制等多個方面相繼發布新規,從中可見國家對于新能源領域的重視程度正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配套設施建設已成為中國可持續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政策利好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及相關行業的高質量飛速發展。
01 工信部|發布352批新車公告:238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列
1月7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52批)擬發布內容的公示。
公示顯示此次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共有105戶企業的238個型號,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6戶企業199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5戶企業11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14戶企業28個型號。
02 三部門聯合|新能源汽車將成為農村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1月7日,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了《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要引導充電業務運營商、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大型村鎮、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旅游景區、公共停車場等區域建設充換電站,優先推進縣域內公務用車、公交車、出租車使用電動車,推廣新能源汽車在旅游景區和特色小鎮的應用。探索建立車樁站聯動、信息共享、智慧調度的智能車聯網平臺,推動新能源汽車成為農村微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支持地方開展新能源汽車和家電下鄉。
據悉,2022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將在全面總結內容形式的基礎上升級完善,有望在全國范圍繼續開展,推廣城市也將進一步下沉。隨著此次三部委發文明確,新能源汽車未來在農村市場的地位有望進一步增強。
03 國務院|京津冀及周邊新能源運輸車比例力爭達到80%
1月7日,國務院發布《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
《方案》明確工作目標:提出到2025年,多式聯運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貨物及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的發展格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鐵路、水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力爭達到80%。
04 發改委等多部門|提升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 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對于指導“十四五”時期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文件重點如下 —
▼
1 新建居住社區: 要確保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 新建住宅項目規劃報批、竣工驗收環節依法監督。
2 既有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改造,居住社區要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
3 實現電動汽車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
4 到“十四五”末, 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05 國務院|規劃建設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
1月18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兑巹潯分赋觯晟瞥青l公共充換電網絡布局,積極建設城際充電網絡和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配套設施,實現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不低于80%、其他地區不低于60%。大力推進停車場與充電設施一體化建設,實現停車和充電數據信息互聯互通。
《規劃》還提出,在推廣低碳設施設備方面,規劃建設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重點推進交通樞紐場站、停車設施、公路服務區等區域充電設施設備建設,鼓勵在交通樞紐場站以及公路、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及儲能設施。推動交通用能低碳多元發展,積極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車輛。
06 交通運輸部|鼓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
1月21日,交通運輸部印發《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提出,重點創建100個左右綠色出行城市,另外,將鼓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
《規劃》提到,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推廣應用。加快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鼓勵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
《規劃》還要求,深入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創建工作,到2025年,有序建設100個左右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
07 發改委等七部門|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購買限制
1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交通消費,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購買限制。
1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車輛購買限制,推動落實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加強充換電、新型儲能、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車船用LNG發展。
2
推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有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汽車企業研發推廣適合農村居民出行需要、質優價廉、先進適用的新能源汽車,推動健全農村運維服務體系。
3
合理引導消費者購買輕量化、小型化、低排放乘用車。大力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等新能源汽車應用占比。
4
深入開展公交都市建設,打造高效銜接、快捷舒適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出行占比。
5
大力推進公共機構消費綠色轉型。推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類公共機構率先采購使用新能源汽車,新建和既有停車場配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
6
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消費相關基金。鼓勵開發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為綠色建筑提供保險保障。
08 國務院|2025年新能源汽車將達到新車銷售總量20%
1月24日,國務院發布《“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環衛清掃等車輛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全面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和非道路移動柴油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深入實施清潔柴油機行動,鼓勵重型柴油貨車更新替代。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加強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
09 發改委|加快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促進電動汽車在短途物流等領域推廣
1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氫能等方面,《規劃》明確:
1
大力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清潔替代,加快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促進電動汽車在短途物流、港口和機場等領域推廣,積極推進船舶與港口、機場廊橋岸電改造和使用,開展氫燃料電池在汽車等領域的應用試點,降低交通運輸領域能耗和排放水平。
2
健全冷鏈物流設施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分揀包裝、移動冷庫等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配送冷藏車,提高“最后一公里”冷鏈物流服務效率。
3
推廣集約智慧綠色物流發展新模式。加快發展智慧物流,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提升物流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水平。擴大新能源運輸工具應用范圍,推廣綠色包裝技術和物流標準化器具循環共用。
10 發改委&商務部|支持深圳統一布局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1月26日,發改委、商務部印發《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意見》明確:支持深圳統一布局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支持深圳統一規劃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充換儲放一體化新型基礎設施,放寬融合性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限制,推進車路協同和無人駕駛技術應用。重點加快干線公路沿線服務區快速充換電設施布局,推進城區、產業園區、景區和公共服務場所停車場集中式充換電設施建設,簡化項目報備程序及規劃建設、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等方面審批流程,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
鼓勵相關企業圍繞充換電業務開展商業模式創新示范,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支持引導電網企業、新能源汽車生產、電池制造及運營、交通、地產、物業等相關領域企業按照市場化方式組建投資建設運營公司,鼓勵創新方式開展各類業務合作,提高充換電業務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