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前五大、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公布了2021年Q4的業績,業績顯示營收同比猛增39%,在前五大芯片代工企業當中高居第一;此前中國手機芯片企業紫光展銳的芯片出貨量猛增百倍,顯示出這兩年的芯片短缺讓中國芯片企業頗為受益。
中芯國際公布的業績顯示2021年Q4的營收達到15.8億美元,首次突破15億美元,創下了季度營收新高紀錄。凈利潤同比猛增173%至5.3億美元,凈利潤率高達33.5%,在國內企業紛紛追求凈利潤率突破一成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的凈利潤率頗讓諸多中國企業羨慕。
整個2021年,中芯國際的營收同比增長39%達到54.4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速在臺積電、三星、聯電、中芯國際、格芯等前五大芯片代工廠中居于第一。
中芯國際的業績大幅增長獲益于這兩年的芯片短缺,由于全球面臨芯片短缺,中芯國際的芯片制造產能利用率達到歷史最高紀錄,芯片代工價格節節攀升,臺積電更是連續提升芯片代工價格,在臺積電的影響之下,中芯國際、聯電這些芯片代工企業也跟隨著提高芯片代工價格,由此取得了業績大幅增長。
中芯國際的營收增速高居第一,則離不開中國大陸芯片企業的支持,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臺積電自2020年9月15日之后不再為華為代工,由此中國大陸的芯片企業產生疑慮而將芯片代工訂單轉交給中國大陸自己的芯片制造企業中芯國際,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由此中芯國際的營收增速顯著高于臺積電等。
除了芯片制造受益之外,中國大陸的諸多芯片企業也獲益于芯片國產替代,從2014年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來,國產芯片進入高度繁榮階段,涌現了數千家芯片企業,這些芯片企業涉及諸多行業。
中國是全球最大制造國,對于芯片的需求多種多樣,依靠國內龐大的需求,這些新生的芯片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良機,紫光展銳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紫光展銳研發的主要是手機芯片,由于華為手機的遭遇,中國手機紛紛減少了對美國高通芯片的采用比例,增加對中國臺灣聯發科的芯片采用比例,推動聯發科在2021年超越高通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企業,然而聯發科卻悍然提高芯片價格,天璣9000提價一倍,這讓中國手機認識到支持國產芯片的重要性,因此紫光展銳獲得國產手機的支持,在2021年取得了芯片出貨量猛增百倍的成績。
5G射頻芯片也得到了扶持,近期富滿電子、力通通信、卓勝微等都表示研發出了純國產5G射頻芯片,填補了國內芯片行業在這一領域的空白,顯示出國產芯片替代在不斷取得突破。
可以說這兩年的芯片短缺問題為中國芯片行業提供了發展的良機,中國芯片也因此而成為贏家之一,不僅因此獲得了豐厚的收入,也借此在諸多行業打破了外國的壟斷,推動了國產芯片的技術升級,可以預期接下來數年時間中國芯片行業將會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