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英特爾一直是世界上最先進芯片的領先制造商。最近,該公司一直無法跟上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為技術行業預測的變化步伐。
摩爾定律預測,能夠安裝在芯片上的晶體管的密度大約每兩年翻一番。
“英特爾是摩爾定律公司,也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Susquehanna的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說。“而原本應該花費他們兩年時間的事情卻花了他們超過五年的時間。而且他們今天仍在努力恢復摩爾定律。”
盡管英特爾新發布的Alder Lake的CPU都擠滿了有競爭力的特征,但其芯片技術落后于臺積電和三星。英特爾推出世界上第一款 CPU 4004 50 年后,它一直受到多次生產延遲的阻礙。
“我們有一些失誤,”2 月份接任英特爾 CEO 的 Pat Gelsinger 說。“從長遠來看,該戰略對我們將在制造業中扮演的角色變得有點混亂。現在我們正以明確的方式重新回到這一點,并具有明顯的緊迫性。”
Gelsinger 制定了到 2025 年趕超三星和臺積電的雄心勃勃的路線圖。該計劃的關鍵是英特爾正在美國、歐洲和以色列建造的一系列大型新芯片制造廠或晶圓廠。加起來,它們的建造成本將超過 440 億美元。
“我認為今天為我工作的混凝土卡車比地球上任何其他人都多,”Gelsinger 說。“我們在俄勒岡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愛爾蘭和以色列都有建設項目。我們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在美國和歐洲建立我們的下一個主要晶圓廠。”
加倍投入制造是 Gelsinger 自掌舵以來所做的重大舉措之一。他最近還宣布了英特爾代工服務,這項業務將開放英特爾的晶圓廠,生產亞馬遜、高通和其他客戶設計的芯片。幾十年來,市場一直在獎勵像蘋果和高通這樣的無晶圓廠巨頭。但芯片短缺使制造芯片成為一項更具吸引力的業務,例如,臺積電將芯片價格提高了20%。
“構建這種基礎設施需要時間,”英特爾負責制造、供應鏈和運營的高級副總裁 Keyvan Esfarjani 說。“但好消息是,世界正在團結起來建設額外的產能。”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 Keyvan Esfarjani 和英特爾首席執行官 Pat Gelsinger 于 2021 年 9 月 24 日星期五在亞利桑那州錢德勒的兩家新芯片制造廠奠基。
世界上最小、效率最高的芯片通常被稱為 5 納米,這一命名法曾指芯片上晶體管的寬度。它們為尖端數據處理和最新一代Apple iPhone 提供支持。臺積電和三星在亞洲的晶圓廠生產所有這些 5 納米芯片。
Bernstein 的分析師 Stacy Rasgon 說:“他們沒有集中注意力。” “一旦你從跑步機上摔下來,真的很難再重新開始。這是一個非常有活力和快速發展的行業。”
根據行業協會 Semi 的數據,1990 年,世界上 37% 的半導體是在美國制造的。據該協會稱,去年美國的市場份額下降到 12%。政府希望通過 CHIPS 法案來改變這種狀況,其中包括向英特爾等承諾在美國制造的芯片公司提供 520 億美元的補貼。
英特爾技術開發高級副總裁Ann Kelleher說:“它還開始在美國建立這個基地,以便美國能夠更加自給自足。”
根據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的數據,臺積電負責全球92%的5納米芯片。這使得全球芯片供應容易受到地震和該地區當前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中國與臺灣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美中貿易戰也在不斷升級。
“國防、情報、政府運作的方方面面都在變得更加數字化,”Gelsinger 說。“我們希望在國防和國家安全的那些關鍵方面依賴外國技術?我不這么認為。”
英特爾計劃中的下一步包括一種非常高效的芯片,該公司沒有以納米為單位進行測量,而是使用一個更小的測量單位,稱為埃米。英特爾表示,正在開發 2025 年的 18a 將加速公司超越競爭對手。
“從長遠來看,我們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硅集成設計和制造商,”Gelsinger 說。
Susquehanna大學的 Rolland說:“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我也沒料到他會達到這個目標。”“但在我看來,如果他能如期完成這個時間表,他們就會回到與臺積電正面交鋒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