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2019年十月底宣布啟動5G商用以來,中國大陸的5G已經走過了兩年歷程。與此同時,全球的5G商用也在按部就班地推進當中。根據規劃,5G應該能夠在千行百業發揮重要的作用。
然而事實上,現在的5G應用主要集中在手機領域,這讓我們離上述目標有比較大的距離。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今年7月13日,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把5G融合應用提高到戰略規劃高度。在計劃中,提出了8大專項行動和4大重點工程,為未來3年我國5G應用創新發展指明方向。
日前在紫光展銳舉辦的一場名為“聚鏈凝智。融合共享 ”的技術研討會上,5G產業鏈上的多路專家更是齊聚一趟,共同探討5G的前進之路。
5G落地面臨重重挑戰
正如很多專家所說,5G很多應用其實還處于早期階段,這與當前的5G的一些技術應用現狀有關。
京東物流5G智能物流架構師陳亞迷首先指出,現在的5G主要痛點有四個方面:首先是5G服務能力的問題,現在的5G“To B”服務還不是很標準化,我們需要面向行業要做一些更加標準的方案來滿足行業需求的能力;其次就是成本的問題,現在包括運營商在內的很多產業鏈從業者還是拿“To C”的網絡結構和設施來服務“To B”的需求;第三,缺乏有效融合、切實滿足行業需求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第四,可以以更低成本、更高的效能服務更多行業的一體化產品。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李邦宇認為,硬件和資費在內的5G成本是困擾他們的一個難題。而5G是否可靠性和實時性則是他們關心的第二個問題。這是他們希望合作企業能夠幫忙以其解決的兩個問題。
海信集團技術總監莊侃也表示,5G帶給他們的挑戰主要集中在成本、應用和使用這三個方面;中國信通院 5G應用創新中心副主任、5G產業方陣行業應用組主席杜加懂則說道,如何將5G應用做到規模化的復制和標準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成本則是另一個困擾。此外,在研發和整個技術上的投入,對于很多公司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為此我們需要適配行業終端的發展態勢,在模組、芯片上做很多的工作,解決定制化、高成本和研發門檻高的難題”,杜加懂補充說。
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產品專家吳冰也從技術角度談了他眼中的5G挑戰,當中包括了技術的適用性和技術的匹配性。“在視頻類應用,客戶對網絡的吞吐量異常敏感,但在像授時、定位、控制等應用,客戶更希望保留的是5G可靠的網絡連接能力”,吳冰舉例說到。
在鼎橋物聯網模組產品線總經理陶晗豐看來,除了上述專家說的各種挑戰外,我們還需要關注整個全產業鏈的相互之間理解和融合。其中的“產業整合”對于他們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紫光展銳首席技術專家潘振崗博士最后總結說,從上述多個廠商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各自所處的產業鏈的位置不一樣,實際上我們的觀點、利益訴求是有沖突的。能否解決這個沖突,是我們這個行業或者說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5G+千行百業”能否繼續往前走的根本。
“從目前來看,5g是一個虧本買賣、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因為我們要看的更加長遠。”潘振崗博士接著說。而紫光展銳毫無疑問是其中一個身體力行的推動者。
展銳不僅僅是芯片供應商
毋庸置疑,作為一個芯片廠商,紫光展銳面向5G首先提供的是他們所擁有的芯片技術。在我們之前的文章《5G將走向千行百業,展銳萬事俱備!》中我們也提到,展銳的馬卡魯通信技術平臺、AI技術平臺AIactiver和先進半導體技術平臺是公司助力5G走向千行百業的三大底座技術支撐。
但正如潘振崗博士所說,作為一個面向未來5G行業應用提供底層技術能力的提供商,紫光展銳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芯片供應商的工作外,還同時參與了超越本身角色定位的工作,這首先就包括展銳花了很多的時間“拉通”整個技術,以及一個生命周期里的不同環節。
“從技術標準的制定到自身的產品快速迭代,我們除了跟合作的廠商(如提供模組的廠商)合作以外,還提供了一些基于展銳芯片的共性平臺,讓更下游的應用場景用戶可以方便地、提前體會到展銳芯片的一些新能力。”潘振崗舉例說,他進一步指出,從標準規范上來看,也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如我們當前的5G R15、R16,這些技術特性都會被提煉出來,進行標準版本制定。按照潘振崗所說,為了適應不同的行業,我們還需要把外圍相關的一些技術特性都規范起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服務用戶。
來到產品的層面上來講,展銳最本質、最原始的角色,當然就是讓芯片能力快速迭代、快速引入一些新的特性和功能來滿足客戶需求的特性。如雖然5G R16的標準沒凍結很久,但展銳也能夠快速地針對用戶需求方面最迫切的幾個點,把新標準的技術快速落實到公司的芯片上。為了更好的服務用戶,紫光展銳還提供類似于UOB的平臺,把下游的、行業應用的需求提前納入進來。
“大撒網”則是展銳的另一個發力點。
從潘振崗的介紹我們得知,圍繞著行業應用本身,紫光展銳從2019年就開始“大撒網”。具體而言就是通過走訪、技術研討等方式,與通信行業的一些協會和企業交流挖掘需求,討論技術方案。借助這些方式,展銳和產業鏈一起群策群力,推動5G的落地。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布局,讓展銳有機會能夠接觸到非常廣的行業伙伴。
同時,又因為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都是秉著非常好的開放合作態度,讓展銳能夠有機會、經常性、高頻度、比較真誠坦率地與他們在一起交流相關的一些問題,從而能夠快速的把來自于各個環節的需求納入到芯片的產品中。
在經歷了多年的投入后,展銳在5G領域獲得了累累碩果。統計顯示,截止到今年九月,展銳已攜手行業伙伴,商用落地了超百個行業應用案例,讓5G技術賦能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電力、智慧采礦、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千行百業的智能化轉型。
展望未來,在展銳與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下,5G必將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各個領域迸發出驚人的能量,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