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行業應用被視作運營商業務轉型的關鍵著力點,礦山、工廠、港口等是主攻方向。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跟隨中國移動走進位于山西呂梁的鑫巖煤礦,探訪5G如何賦能傳統礦山。據悉,借助中國移動搭建的5G專網,鑫巖煤礦綜采面工作效率提升約10%,礦石產量增加;同時,綜采隊減員幅度達50%,智能化率提升到90%以上。
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加大對礦山智能化的支持力度,5G是實現礦山智能化的重要支撐手段。就運營商而言,亟需借助5G開拓更廣闊的政企市場,并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中國移動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公司政企收入不斷攀升,整體收入超1300億元,已連續多年增速超20%。
5G使煤礦綜采效率提升10%
中國移動是在2020年7月通過公開招標方式中標鑫巖煤礦5G通訊系統項目的,短短3個月后,中國移動就完成了全部55套設備到貨、安裝、開通,建成了鑫巖煤礦井上井下一體化5G專用網絡。
去年10月,鑫巖煤礦綜采工作面正式斷開原井下工業環網,通過中國移動5G專用網絡開始3刀煤遠控試驗生產;11月,在鑫巖煤礦地面調度室,通過中國移動5G專網鏈路實現井下智能工作面遠程開采,單班安全生產11刀煤(循環),開采約1萬噸煤。
中國移動呂梁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鑫巖煤礦501綜采工作面由原來需要3名采煤機司機、4名液壓支架工、5名清貨工完成的工作,變為1人遠程控制、2人安全巡視即可完成,綜采隊由原來的130人減至65人,減員幅度達50%,智能化率達90%以上。
減員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煤礦工作一向被認為是“臟、苦、險、累”,現在已經少有年輕人愿意下井工作。因此,通過煤礦5G應用推進煤礦少人化、智能化進程格外有意義。呂梁移動提供的數據顯示,應用5G后,鑫巖煤礦綜采面工作效率提升約10%,礦石產量增加。
記者了解到,由于鑫巖煤礦屬于新建礦井,去年10月之前還屬于基建礦井,項目建成后,山西省市主管部門多次帶隊參觀考察智能化建設成果,將鑫巖煤礦作為全省智能化煤礦示范單位,將鑫巖煤礦成功經驗輸出至全省相關企業,示范效應顯著。
鑫巖煤礦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有了5G作為支撐,鑫巖煤礦已實現井下多路4K高清攝像頭的有效部署,生產、機電、運輸、通風、排水、安全監控等各系統數據都能通過5G信號實時傳輸至地面,一線工作在調度指揮中心就能完成操作。
據悉,鑫巖煤礦接下來還將推進二期子系統建設,實現5G遠程控制掘進機,并在2022年做到5G人員定位上線、5G切片規模應用。2022年以后,鑫巖煤礦將繼續完善5G+智能化建設,實現礦區全面感知、全面智能化控制,建成國內5G+礦山的新標桿。
礦山智能化獲政策力推
面對5G帶來的數字化轉型機遇,中國移動圈定了礦山、港口等重點行業,加速5G賦能。其中,在去年6月,中國移動聯合70多家單位成立了5G智慧礦山聯盟。
運營商對礦山行業如此關注的原因之一是傳統礦山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例如,雖然中國的礦山安全水平在過去十年已顯著提升,百萬噸死亡率已下降到2019年的0.083,但這一數字仍是美國的5倍,澳大利亞的11倍。
此外,礦山企業現在對移動巡檢、遠程控制訴求強,但井下實時移動監控和遠程控制較為缺失;與此相關的是,現有的井下系統七國八制,對礦山企業而言增加了運維的難度。再有就是礦區工作環境惡劣的印象,導致了招工難等一系列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礦山智能化正受到產業政策力推,而在礦山智能化的過程中,5G的作用備受關注。《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中就提出,要將智能化改造例入安全預算,以5G通信、先進控制技術為牽引推進智能煤礦建設。
山西省政府還發文要求開展5G+智能礦井試點示范,2020年底前,5G+智能礦井示范項目達到2個;2022年底前,示范項目達到15個。呂梁市能源局也發文要求所有新建煤礦、正在建設智慧礦山和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的試點礦井,全部引入5G技術。
過去兩三年,運營商業績提升壓力較大,5G時代運營商更多的將賽道轉向B端業務,尋求更廣闊的政企市場。對于中國移動而言,鑫巖煤礦5G智慧礦山項目的意義在于探索5G新商業模式,這既包括探索5G在煤礦場景的應用特點,也包括探索提升投資收益的路徑。
去年,中國移動面向行業用戶推出了“優享、專項、尊享”三種模式的5G專網服務,不久前,中國移動又發布了“5G專網2.0”,聚焦工廠、礦山等18個細分行業,搭建5G+數智底座,客戶可基于底座“蓋房子”,開發行業應用,研發個性化產品,通過模塊化管理節約開發成本。
今年以來,中國移動持續推進“云+網+DICT”融合發展,政企市場增長動能強勁。截至10月,集團客戶數達1700萬。此外,中國移動5GDICT簽約超180億,打造200個樣板房;政企收入不斷攀升,整體收入超1300億,已連續多年增速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