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蘋果今年連開兩次發布會,小黑都不知道在今年能不能看到新款AirPods的身影。相信很多人都是手持AirPods Pro或者AirPods 2,在等待AirPods的更新。蘋果今年也不負眾望地發布了AirPods 3。
不過正當許多人都翹首以盼地下單,等待著AirPods 3的到來時,最先一批體驗到AirPods 3的博主和網友稱他們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AirPods翻車事件。那么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的發生是否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呢?
AirPods 3的品控有多差?
微博作為吐槽產品的主戰場,許多博主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數碼博主科技小辛就是其中之一。10月27日,這位博主在微博上整合了網友收到AirPods 3的反饋,其中不乏有吐槽它做工渣、有毛邊、膠水溢出、蓋子晃動等問題,甚至還出現了電流聲,以及嚴重影響使用體驗的佩戴不適感,比如戴著會劃耳朵。
看到這里,小黑立馬聯想到了蘋果在這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許多翻車事件,比如iPad mini 6上的果凍屏、iPhone 12上出現的大規模綠屏、攝像頭進灰、iPhone 13 Pro屏幕幀率被限制......結合這些例子,小黑在看到網友的反饋后,已經見怪不怪了。
不過,蘋果作為一家全球頭部科技企業,能在產品品控上屢次翻車,其實也能看出蘋果在對于質量把控方面已經遠不如從前。作為全世界矚目的科技公司,蘋果有必要給消費者一個交代。
那么除了蘋果監管不到位以外,AirPods 3出現問題的原因還有哪些呢?根據網友的評論來看,AirPods 3問題不斷的原因與產地有關。其中大多出現品控問題的AirPods 3都是越南產的。
其實這位博主在AirPods 3發布前,就曾表示“越南做工會比國產要渣很多”,但這引來了網友的吐槽。有網友發起靈魂拷問:“你怎么知道越南做工差”“越南做工差的邏輯在哪”。
其實在AirPods 3發布前,在AirPods Pro上也出現過類似的問題,且大多數人反映出現問題的耳機都是由越南生產的。因此這位博主猜測,由越南代工的AirPods的品控可能并不樂觀。如今來看,他此前的說法也并不是沒有道理。
在評論區,有網友曬出了AirPods 3的連接處出現了嚴重的脫膠現象,另外一位網友評論說:“恭喜買到真貨了,華強北的品控應該都不至于淪落到這個地步”。其實有類似現象的不只有蘋果,某知名運動品牌也適用于此。
的確,售價1399元的新款AirPods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對于滿心期待的消費者來說無疑當頭一棒,因為誰都不愿意去購買一個瑕疵品,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如果入手了一款品控差的耳機,換作誰心里都很膈應。
小黑建議可以等待第二批AirPods 3的售賣,或者再觀望一段時間,等到中國產地的AirPods 3大規模流通市場,并根據網友的評價,再做決定。
明知品控差,但蘋果為何還是“屢教不改”?
其實,弄清楚問題源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也許不太重要,蘋果放任自流的態度才是影響消費者心情的重要原因。那么在明知越南代工質量差的前提下,蘋果為何依舊將AirPods 3的一部分代工權撥給越南呢?難道不害怕有損蘋果的口碑與形象嗎?
究其原因,還是蘋果想要控制生產成本。相比中國,越南能夠提供更為廉價的勞動力,這能一定程度上削減蘋果的生產成本,也是蘋果作為一家商業公司,樂意看到的局面。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Q1蘋果首次在越南大規模生產AirPods時,生產數量就高達300-400萬個。以更低廉的成本收獲可觀的生產量,站在商人的角度,蘋果為何不愿意呢?
其次,在疫情的大環境下,蘋果選擇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生產,是為了規避一定風險,畢竟如果疫情導致生產周期變長,也會成為蘋果的額外的費用,因此,選擇越南生產也在情理之中。據相關消息,蘋果還考慮在除中國、越南以外的其他地區建立蘋果產品生產線。
另外出于關稅等非經濟因素,蘋果也希望在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布局生產線。
不過,或許正是因為疫情因素,對越南生產AirPods 3造成了阻礙。目前越南有著較為嚴重的疫情環境,因此可能會出現生產紕漏等問題,這或許也是AirPods 3的出現品控問題的原因。
加之越南生產線蘋果剛布局不久,依舊處于生產的交接期,在質量把控方面可能會出現溝通不及時、流程不熟悉、審核不完善等情況,這間接導致了AirPods 3出現不同程度的品控問題。
話雖如此,如果蘋果依舊不作為,繼續放任劣質AirPods 3流入市場,沒有讓AirPods 3的越南生產線回歸到正常水平的話,那么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即便是AirPods處于TWS頂端地位,隨著入場的選手增多,激烈的競爭市場也經不起蘋果這樣折騰。
根據Counterpoint給出的數據來看,AirPods雖然依舊占據著TWS耳機的主導地位,但隨著小米、三星等品牌的加入,2021年的市場占比相較2020年有所下降。這也意味著蘋果的領先優勢還在,但隨著各家TWS技術的成熟、生態的全面發展,與蘋果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小。
如果蘋果依舊我行我素,在產品的細節方面不做到精益求精,指望時間來解決,那么或許也會在消費市場中遭到挫敗,至少蘋果的用戶粘性會降低。最終的結果可能是AirPods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