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arketWatch報導,11月2日,NVIDIA股價收盤上漲2.22%、收264.01美元,續寫收盤歷史新高;與此同期,Berkshire Hathaway收漲0.59%至287.93美元。以2日收盤價計算,NVIDIA市值沖上6,600億美元,首度超車Berkshire Hathaway(6,524億美元),成為以市值計美國第七大公司。
今年以來,NVIDIA股價強勁反彈,截至11月2日累計狂漲102.23%,而波克夏海瑟威同期漲幅為24.18%。
根據道瓊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自2020年3月16日觸及疫情期間低點以來,NVIDIA市值已大增近5,300億美元,增幅甚至高于Visa、摩根大通(JPMorgan)和Walmart的當前市值。
里程碑一:超英特爾成美國市值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2020年7月9日,英偉達超過英特爾公司,首次成為美國市值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據FactSet當時的數據,英偉達收盤上漲3.5%,至408.64美元,市值2,513.1億美元;英特爾收盤上漲0.5%,至58.61美元,市值2,481.6億美元。
據當時數據,自2020年初到統計日,英偉達股價上漲了74%,英特爾下跌了2%,相比之下,PHLX半導體指數上漲11%,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了17%,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9%。雖然這不是一家美國芯片制造商首次超過英特爾市值,但對英偉達來說還是第一次。
據道瓊斯(Dow Jones)的數據,1999年和2000年,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Inc., TXN)曾幾次超過英特爾,2012年底至2014年中,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QCOM)和英特爾經常爭奪市值第一的位置。
里程碑二: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最貴半導體公司
據最新統計,英偉達似乎已取代臺積電,成為世界上最貴的半導體公司。
谷歌財經的數據顯示,按美國東部時間 2021 年 8 月 31 日下午 4:00 的市值衡量,英偉達的市值已經高達5596.3億美元,超過臺積的5585億美元。隨著 Nvidia 在半導體行業前所未有的芯片供應緊縮的情況下繼續實現強勁增長,投資者紛紛持有 Nvidia 的股票,將其股價推至深不可測的高度。
老實說,我喜歡 Nvidia。作為一家公司,它的產品遠遠領先于競爭對手,它的領導團隊和他們公司一樣優秀,它的品牌忠誠度是一流的,它的總目標市場巨大,它的增長故事還遠未結束。
但是,我不喜歡英偉達的股票,因為其估值中存在不切實際的假設。作為一名金融分析師和研究員,我覺得有必要堅持我對散戶投資者的責任,所以當我遇到他們時,我會繼續指出泡沫的估值。
根據 Nvidia 的投資者介紹,到 2023 年,該公司的總潛在市場可能增長到約 2500億美元,這意味著 Nvidia 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圍繞 Nvidia 的市場敘述是它將在未來主導 GPU、數據中心和 CPU 市場。
然而,這種說法可能永遠不會實現。英偉達的大部分產品都在戰勝競爭對手。然而,英偉達產品組合的廣度是有限的,這意味著它的實際 TAM 并沒有 2500億美元那么高。有趣的是,據說英偉達在 GPU 方面領先于英特爾。然而,英特爾仍然是該領域的主導者,整體 GPU 市場份額約為 68%(離散 + 集成 GPU 市場)。
在我看來,英偉達的產品組合還不夠廣泛,不足以擊敗英特爾在 GPU 和數據中心市場的主導地位(至少目前是這樣)。我最近討論了英特爾新的混合采購戰略,并概述了為什么我認為英特爾仍然可以從 Nvidia 和 AMD ( AMD ) 等公司手中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半導體行業競爭激烈,因此,我應該無法看到 Nvidia 占據約 70% 市場份額的那一天。(即使 TAM 到 2031 年增長到約 3000億美元)。
我們在 2020 年對 Nvidia 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我對 Nvidia 購買 ARM 的決定感到興奮。然而,隨著監管問題的不斷加劇,這筆交易似乎越來越有可能失敗。
回到英偉達的競爭動態,AMD 和英特爾都準備在未來幾個季度在英偉達主導的市場推出值得關注的產品,而英偉達也面臨著被其他半導體公司超越的風險。隨著英特爾、AMD 和英偉達這三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相互蠶食彼此的市場,價格戰的可能性增加,這種價格戰會損害利潤率(盈利能力)。
此外,如您所知,半導體行業具有高度周期性。考慮到半導體行業持續的供應緊縮,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可能接近半導體周期的頂峰。最后,我相信 ARM 的收購對 Nvidia 的未來意義重大。然而,合并正面臨監管審查,
到2021 年,英偉達的收入預計約為 260億美元(同比增長 54%)。然而,英偉達的增長有望在 2022 年大幅放緩至 12%?,F在,分析師的估計可能是錯誤的,英偉達可能會繼續快速增長。話雖如此,大數定律是真實的,TAM 是有限的。
根據我對公司幾個增長驅動因素(例如,游戲、人工智能、3D 設計、自動駕駛汽車等)的預測,英偉達在未來十年內實際上可以實現約 15% 的復合年增長率。隨著收入基礎的增加,我預計 Nvidia 的增長率將在未來十年內逐漸減少(即使繼續保持技術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