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一直在全球的芯片進口大國,已經連續3年,每年進口芯片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了,真正的芯片消耗大國。
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開始缺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全球的芯片產業鏈都在積極擴大生產,瘋狂囤貨,這也推動著整個半導體行業銷量額的激增。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中國芯片市場的銷售額又怎么樣呢?
近日,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公布了全球半導體產業8月份的數據。
據數據顯示,8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金額達471.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紀錄,較7月再增加3.3%,較去年同期增加29.7%。
而在這471.8億美元的銷售中,中國市場排名全球第一,銷售額為164.6億美元,占全球34.4%,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月增3.4%,同比去年增30.8%。
接著是美國,8月份的銷售金額為103億美元,占全球總銷量的21.5%,較7月增加4.9%,同比去年增30.6%。
另外亞太及其他地區銷售額為127.5億美元,占比為27%,環比增長2.6%,同比增長28.2%。
整個歐洲地區,銷量為39.2億美元,占比約為8.2%,較上月增長1.5%,較去年同期增長33.5%。
日本的銷售金額為37.5億美元,占比為7.8%,環比7月增長3.3%,同比去年增長23.8%。
可見,對于全球的芯片產業而言,中國還是那個最大的香餑餑,因為中國市場的銷量已經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還要多了。
事實上,中國今年自己的芯片產量也不低,按照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8月全國集成電路產量為320.8億塊,日均產量為10.3億塊,比上年同月增加了98.6億塊,同比增長39.4%。
而2021年1-8月全國集成電路累計產量為2398.9億塊,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11億塊,產量累計同比增長48.2%;月均產量為299.9億塊。
但相比較之下,中國芯片產業還是要加油,否則作為全球第一大芯片消費國,每年都要花費大把的外匯來進口芯片還在其次,關鍵是還得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