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知名機構IC Insights對2021年至2025年的IC市場進行了最新預測。他們對所有的IC貨細分為33個類型,然后預計其中32種產品在今年都在增長。
并且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2021年全球IC市場預測上調至+24%, 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規模有望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
事實上,這個事情也是在意料之中,畢竟自從去年下半年全球大缺芯以來,各種與半導體有關的產品都在漲價,材料漲、設備漲,晶圓漲,代工漲,芯片也漲,并且是漲了一波又一波。
而受漲價的影響,那些芯片企業們,也可以說是開啟了搶錢模式,從一季度各大公司的報表來看,和半導體相關的企業,大部分業績都飆升,營收、利潤都大幅度增長了,并且對下一季度,甚至全年的預測,也是保持著非常樂觀的態度。
不過,在這件事情的背后,可能中國市場卻會是最受傷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IC消費市場,全球IC大漲價,最后會讓中國市場花大價錢進口各種IC。
過去三年,中國每年進口集成電路的規模都超過3000億美元,年年在增長,可以說全球一半多的芯片都最終銷售到中國市場來了。
而隨著芯片大漲價,想必進口芯片的金額也會大幅度上漲,按照海關的數據,2021年1-5月份,我們共進口了芯片(集成電路)2603.5億個,同比增加30%,而從進口額來看,這批芯片價值1.04萬億元,增長18.2%。
而從國內芯片(集成電路)的生產情況來看,而1-5月份一共生產芯片1399.2億塊,雖然同比增長48.3%,但生產的差不多只有進口的一半。
雖然中國進口了這么多芯片進來,不是全部消耗在中國市場,中國作為全球代工廠,約有60%的芯片進口進來,轉了個圈,又變成各種產品賣出去了,但很明顯,芯片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大部分主要還是由中國市場來承擔,中國市場真的是最吃虧的。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