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正在采取果斷措施,保護自己不受美國不斷擴大的技術禁令的影響。他們指出,去年,中國進口了海量的芯片和數量激增的機器。
彭博社(Bloomberg)對官方貿易數據的分析顯示,中國企業從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地購買了近320億美元用于芯片生產的設備,較2019年增長20%。
隨著華為等公司在美國制裁前囤積供應,中國的芯片進口額攀升至近3,800億美元,約占中國全年進口總額的18%。
過去幾年,美國一直在穩步限制中國企業獲得美國技術的機會,這促使中國經歷了多年緩慢發展后,加倍努力發展國內芯片產業。特朗普政府的行動暴露了中國在這一關鍵領域的脆弱性——即便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任,中國方面仍在推進一項全面的新計劃,哪里是在半導體領域實現自給自足。
GavekalDragonomics駐上海的技術分析師王丹(DanWang)表示:“近期內,中國將依賴進口來推動其半導體制造業的發展?!敝袊€沒有能力生產所需的先進芯片制造設備。中國正在大力投資,但要取得成功,還需要十年以上的努力?!?/p>
彭博指出,類似中芯國際(SMIC)等中國企業已加大了對硅片和芯片制造所需機器的采購。根據行業協會SEMI去年12月的一份報告,中國在2020年成為此類設備的最大市場。
隨著華為和其他科技公司在美國實施限制之前囤積芯片,中國2020年芯片的進口量將激增約14%。華為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阻止其從美國供應商購買智能手機和通信設備所需的芯片和其他部件。特朗普政府進一步收緊了規則,以阻止任何使用美國設備的公司向華為提供產品。
與此同時,由于全球對計算機和在家工作技術的強勁需求,中國的芯片采購量也大幅上升。中國進口的很大一部分芯片被組裝到從智能手機到筆記本電腦的設備,然后出口。
芯片需求激增的大贏家之一是中國中國臺灣,隨著臺積電和其他公司的訂單不斷攀升,中國中國臺灣經濟增長30年來首次超過中國大陸。需求激增也導致全球汽車制造商芯片短缺,迫使一些汽車廠停產。
今年的需求應該會繼續增長。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emiconductorIndustryAssociation)去年12月預測,今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將增長8.4%,這將繼續有利于TSMC,英特爾公司和三星電子公司。中國公司也將繼續購買設備,因為他們尋求生產更多自己的芯片,可能有助于東京電子有限公司和ASML控股公司等公司的銷售。
外國科技公司的這一富礦能否持續,將取決于中國在發展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產業方面的成功和步伐。中國政府將于3月宣布其五年經濟戰略的細節,并已將技術自力更生列為國家戰略目標。關鍵是中國能夠制造自己的芯片,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這反過來可能導致外國公司失去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而國內競爭者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