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疫情沖擊的一年里,中國的5G建設沒有受到影響。
“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痹?020年12月15日舉行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如此表示。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底舉行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時任工信部部長苗圩就曾透露,2019年全國已開通5G基站12.6萬個,并力爭2020年底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覆蓋5G網絡。
如今一年過去,5G基站數增長了近5倍?!?020年我們大概新增了58萬個5G基站?!痹?020年12月2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聞庫向媒體再度確認了這一數據。同時聞庫也確認,我國已經實現所有地市5G網絡覆蓋,完成了既定目標。
在5G終端方面,聞庫表示,我國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1月到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1.44億部,上市手機新機型累計199款,分別占到同期所有手機的一半左右。
此外,聞庫透露,2020年我國5G應用也取得了較快進展,5G在智能制造、醫療、能源等熱點領域取得良好效果,在礦山、港口、制造業等多個場景的應用模式也日益清晰,并已可拷貝到其他行業中應用。
5G建設逆勢增長
在通信業界,曾有一句“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超越”流傳甚廣,其既可用來描述中國通信業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的奮斗進程,也代表了舉國對5G美好前景的憧憬。
但是,2020年突至的新冠疫情,將最初的設想打亂,特別是在第一季度,疫情使多地的5G基站建設受到影響。據多位地方運營商人士向記者回憶,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間,基站的布建工作仍在極力推進,但由于人手與交通限制,部署速度大大下降?!爱敃r不知何時會是個頭。”其中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即便如此,國內運營商仍于一季度末竭力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疫情期間,新建的4G和5G基站超過6.3萬個,進一步夯實了通信服務保障的網絡基礎。”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在2020年3月底的新聞發布會上自豪地表示。
在第二季度,全國陸續開始復產復工后,運營商也快馬加鞭地加大了建設力度。在2020年10月工信部宣布我國5G累計開通基站數已達69萬,基本實現地市級5G覆蓋,提前完成全年5G建設進度目標后,11月7日,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宣布,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提前完成全年5G共建共享建設任務,累計開通5G基站32萬座,覆蓋300多個城市,建成全球最大共建共享5G網絡。
隨后11月20日,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介紹,中國移動已在全國開通5G基站38.5萬個,擁有5G終端用戶9000萬,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5G建設目標。
至此,三大運營商2020年的5G建設目標完滿達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韋柳融在解讀中國信通院最新發布的《中國5G發展和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白皮書》)時指出,5G商用一年來,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商用網絡,獨立組網率先規模商用,網絡性能顯著提升,在虛擬專網方面的探索取得積極進展。適度超前的網絡建設為5G應用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5G對經濟社會影響潛力開始顯現。
“具體來看,一是推動ICT產業步入增長新軌道;二是與千行百業的廣泛融合,正在為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打開廣闊空間;三是推動我國就業結構調整升級,催生新的就業崗位并推動勞動力市場從低技術崗位向高技術崗位轉移?!表f柳融表示。
據《白皮書》預計,2020年5G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8109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1897億元。據記者了解,在疫情期間,催生了一批遠程診療、智能機器人、遠程辦公、遠程教育等應用,同時在能源、農業、教育、金融等行業的場景應用也已逐步落地,一個新的5G融合應用大生態正在形成。
成本與應用成關鍵
在中國5G高速邁進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挑戰仍然嚴峻。
雖然疫情期間特定領域5G應用得到了一定發展,但整個5G市場顯然仍顯得較為空白,5G釋放增長潛力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是5G網絡尚未實現全國廣覆蓋;二是5G支撐行業應用的技術成熟度還有待提升;三是應用配套支撐產業仍處于培育初期;四是跨行業產業生態尚未建立?!表f柳融直言指出。
在記者同諸多通信行業人士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到,5G基站部署密度大、數量多、單站更為昂貴,以此帶來的高建網成本、高運維成本是造成目前的5G網絡仍然難言理想的主要原因。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估算,在同等覆蓋情況下,5G中頻段基站數量將是4G的1.5倍左右,由于初期5G設備成本較高,5G網絡投資規模將是4G的2~3倍。除無線網外,5G網絡的部署還包括傳輸網、核心網。傳輸網折合到單個基站上的成本約合5萬到10萬元,5G核心網在部署初期的單程是造價約為1000萬到3000萬元。
與此同時,據記者了解,初期數量較少時,5G單基站用電量是4G的3至4倍,這也使得5G基站的耗能問題一度多次登上2020年新聞的熱點榜。此外,站點選址難、物業準入難、 租金高等問題,也同樣廣泛存在。“有些寫字樓和小區物業開出的進樓費甚至超過每站30萬元?!庇羞\營商人士向記者透露。
而在5G行業應用落地的過程中,“政府官方熱、通信行業熱、相關行業冷”的問題也較為凸顯。對此,中科創達CTO鄒鵬程認為,降低客戶接受新技術的門檻,幫助相關行業理解5G 技術及應用,政府給予項目支持,鼓勵服務提供商建立系統服務提供平臺或智庫,是行業亟須補上的功課。
“我們需要客觀認識。必須意識到,這是5G商用發展初期面臨的必然問題。”韋柳融在分析上述問題的成因時表示,與3G/4G相比,我國5G發展時間節奏有兩點特殊性:一是我國較早實現5G商用。二是5G將拓展行業應用,產業生態與模式需要更長時間的培育與探索。
“畢竟5G的商用發展還處于初期,希望大家對5G應用發展要有更多的耐心?!表f柳融強調。
2021年5G建站或破百萬
隨著2021年的到來,5G產業也將迎來新的期待。
最受關注的仍屬5G基站建設數目。據中金公司研報預計,2020年四季度三大運營商將新增建設10萬個5G基站,年末5G基站將近80萬個站,2021年將新增80萬~100萬個站,接近2020年的建設量兩倍。這一數字也于日前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的確認。他表示,隨著商用步伐加快,基站建設成本將進一步降低,2021年5G建設將全面提速,全國有望新建5G基站超過100萬個。
對此數字,記者也在日前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進行了求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表示,具體數據暫未出臺。但工信部正在會同相關運營商制定2021年計劃?!?G網絡建設是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穩步推進,緊貼不同場景的需求,客觀分析、按需建設。”劉多表示。
而該院同期發布的《白皮書》也指出,未來2年至3年,5G產業發展將進入關鍵期,該時期我國5G網絡建設仍將呈持續推進趨勢,逐步實現廣域覆蓋,具有5G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或將在2022年至2023年呈現規模增長,行業應用仍將處于導入期并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
“這一時期,既是5G應用生態的培育期,也是各廠商積蓄實力、加速轉型成長的重要窗口期?!表f柳融表示,未來兩年內基于超高清視頻的直播與監控、智能識別等應用將率先落地,同時5G網絡技術將在車聯網增強、超高可靠低時延、高精度定位、虛擬專網等方面更加突出。
此外,《白皮書》預計,5G產業將出現更多新產品新業態,行業模組有望規模放量,泛終端發展全面提速,移動邊緣計算加快部署,行業使能平臺逐漸成長。
而從更大的范圍觀察,2020年新基建將5G納入七大板塊,這也給疫情后的產業發展注入了一針政策強心劑。隨著“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5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產業深度融合等相關要求,5G產業的政策紅利將會得到更大的釋放。
對此,韋柳融強調,必須充分把握這一機遇期,加快5G的發展,支撐5G整體全面升級,推動其與千行百業融合,產生更多的新產品、新業務、新服務,促進數字經濟全面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5 年,中國將占據全世界30%的連接,屆時中國5G用戶將達到8.16億,占全球移動用戶的48%左右,這意味著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5G市場。毫無疑問,在政策、產業、市場的多重利好加持下,2021年我國5G產業的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