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4月30日2018年報和2019一季報披露截止日,在A股上市的231家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已經全部披露了年報和季報,下面通過數據分析,就來看看2018年及2019年第一季度的電子行業經營狀況究竟如何。
營收增速創近十年最低
筆者統計發現,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電子行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7萬億元和0.47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和13.0%,業績增速創近十年最低(筆者僅統計了2012年以來的數據):
子行業來看,申萬電子行業子行業有半導體、光學光電子、原件等5個子行業,從營收規模來看,電子制造和光學光電子兩個子行業的營業收入2018年分別為8328.62億元和5057.26億元,占電子行業總營業收入的40.3%和24.5%,備受市場關注的半導體營業收入2018年僅有1158.02億元,占比僅有5.6%:
營收增速來看,電子制造2015年的營收增速高達216.4%,元件營收增速和其它電子營收增速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創下61.6%和333.9%的峰值后開始大幅回落。總體來看電子制造、光學光電子、其它電子、元件和半導體行業的營收增速2018年分別為18.6%、15.2%、7.7%、17.6%和9.9%,回落明顯:
從電子行業的一季報來看,一季度電子行業增速繼續放緩,一季度營收增速僅有13%。子行業來看,除了元件營收增速29.3%,出現較大提升外,其他子行業增速均放緩,尤其是半導體行業增速僅有-2.7%,開始負增長,也是電子5個子行業中唯一出現負增長的行業,國內半導體行業想長久健康發展,面臨的挑戰不少。
一季度盈利能力小幅復蘇
看完營業收入再看凈利潤。從筆者的統計情況來看,2018年電子行業凈利潤達到708.73億元,同比降低-19.8%,凈利潤增速近10年首次負增長。不過2019年一季度電子行業凈利潤增速回升至-10.5%,出現一定復蘇,但行業盈利壓力依然很大:
從子行業的凈利潤規模來看,2018年電子制造行業凈利潤達到388.15億元,同比降低14.7%;元件凈利潤143.08億元,同比增長29.8%。半導體、光學光電子和其它電子凈利潤增速出現大幅回落:
一季報來看,2019年一季度電子行業凈利潤增速回升至-10.5%,子行業中半導體、電子制造、光學光電子、其它電子和元件凈利潤分別為9.38億元、83.21億元、38.24億元、12.24億元和25.1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2%、7.9%、-42.4%、-10.8%和11.6%,除了元件凈利潤增速下降外,其他子行業凈利潤增速均大幅好轉。
從盈利能力來看,無論是電子行業還是子行業,2018年凈利率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僅有其他元器件和元件行業凈利率出現一定幅度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一季度電子行業凈利潤降幅收窄,行業凈利率和部分子行業凈利率出現回升:
電子行業比較弱勢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以來智能手機和PC出貨量放緩所致,再加上2018年以來貿易戰影響,使得電子行業景氣度一直比較低迷。雖然部分子行業增速出現回升,但后續回升態勢能否延續還是未知指數。
未來可驅動電子行業景氣度回升的兩大因素,一是5G商業化驅動,二是半導體晶圓廠建設帶來的設備投入驅動,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完成,因而電子行業想扭轉當前的低迷態勢,還需要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電子行業比較低迷,但企業研發投入還是持續進行。筆者統計發現,電子行業研發費用比例2018年為3.4%,2019年一季度小幅提升至3.5%;子行業中光學光電子和電子制造研發費用比例也小幅提升,半導體行業研發費用小幅下降,也說明企業的研發動力還是在的。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系阿爾法搬運工原創,歡迎個人轉發,謝絕媒體、公眾號或網站未經授權轉載。
免責聲明:阿爾法搬運工發布的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