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消息,旗下擁有水滴互助、水滴籌、水滴保等業務的水滴公司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金額近5億元人民幣。該輪融資由騰訊領投,高榕資本、IDG資本、DST Global創始人尤里·米爾納等投資人跟投。
公開信息顯示,水滴籌是國內最領先的個人大病籌款平臺,是中國0手續費籌款模式的開創者,截至去年末,已為近百萬名患者提供了籌款服務,累計籌款金額逾120億元,捐款人次超過4億次。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表示,本輪融資將用于健康險專業團隊的建設以及人工智能在健康險業務的應用上。
據IT桔子、創投派、Crunchbase等平臺數據顯示,水滴公司的B輪融資是去年以來互聯網健康險與健康保障領域額度最大的一筆融資。
騰訊劍指下沉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出現在水滴公司的天使輪、A輪、B輪等多輪融資中。騰訊投資并購部執行董事余海洋表示,“騰訊投資堅定看好互聯網健康險領域的市場潛力。水滴創業團隊很有戰斗力,組織進化的非???,并在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的健康險市場展現出了行業領軍者的實力?!?/p>
水滴公司從成立起就聚焦下沉市場,打開三四五線城市大病保障、大病籌款等健康市場。水滴公司創始人沈鵬在演講中提到,目前水滴公司76%的籌款用戶來自于三四五線城市,72%的捐款用戶來自于三四五線城市,77%的互動用戶也是來自于三四五線城市。
此前,騰訊·企鵝智庫發布的《尋找中國互聯網的“未飽和” 2019-2020中國互聯網趨勢報告》預計,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在行業紅利和人口紅利告別野蠻生長后,互聯網的“未飽和之地”成為藍海。報告著重提到以水滴公司為代表的,聚焦下沉市場的互聯網健康獨角獸。此外,騰訊還投資了同為醫療眾籌平臺的輕松籌。
值得注意的是,水滴公司與拼多多、快手、趣頭條一起,被稱為“下沉市場四大天王”。而這四家公司都股東中都有騰訊的身影。四家公司能夠崛起,也與微信、QQ的超級流量池息息相關。
深耕下沉市場,擴張用戶數量,騰訊在尋找新的增長方式。
AT大手筆布局互聯網醫療
據統計,從2011年開始,騰訊在醫療領域共有逾40筆的投資,騰訊在“互聯網+醫療”的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會投資若干家業務相似的公司。除此之外,騰訊對參投公司會持續跟進,例如晶泰科技、妙手醫生、醫聯Medlinker等,均獲得了騰訊多輪融資。
早在2018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醫療”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隨后,騰訊公布了“微信智慧醫院3.0”計劃,啟動了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緊接著,騰訊在其平臺上大力發展其自有布局,包括微信(智慧藥店,智慧醫院)、微保(商業健康險)、騰訊覓影(AI影像、AI輔診)、企鵝醫典(醫療科普,醫療知識平臺)、騰訊云(醫療信息化方案、生物基因解決方案)、騰愛醫生(醫生品牌/醫生協作,醫療機構品牌/患者管理)、騰愛糖大夫(電子血糖儀,糖友社區)。
據動脈網此前報道分析顯示,騰訊布局醫療健康的邏輯是“輕”,其核心特點是“連接”,涵蓋人與人、人與信息、企業主和消費者的連接,在醫療領域,騰訊更希望做一個“連接”者,而非親自下場去做,從微信“智慧醫院”、“智慧藥店”可以看出,其工具屬性更強。
與騰訊類似,阿里也在持續的布局“互聯網+醫療”賽道。阿里及云鋒基金共參投了約30個醫療健康項目,涵蓋醫藥電商、醫療AI、尋醫問診、生物醫藥等領域。此外,阿里在醫療領域也有著自有布局,在阿里健康、螞蟻金服、阿里云、淘寶上均可見阿里的醫療業務,而阿里云鋒基金則作為投資、資源整合平臺。
對比之下,阿里似乎更注重運營,阿里運用一個中間媒介來提升醫療系統的運營效率,來更好的服務B端,吸引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