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2019年,就是折疊屏手機的爆發期。可折疊手機已經蠢蠢欲動多年,我們已經看過非常多的專利,渲染圖。
據傳聞說,三星的移動部門負責人甚至公開了在折疊屏的詳細進展,不愧是OLED頂級大廠,說話就是有底氣,哪怕是告訴全世界也不怕,反正屏幕供應鏈掌握在自己手里。
首批上市的折疊屏手機應該傾向于“向外折疊”——屏幕有其中一半被折疊到背后,折疊開又是一個2倍的尺寸。如今大家都在追趕折疊屏的潮流,為什么都說折疊屏手機是未來手機的發展方向呢?他解決了什么問題嗎?
折疊屏的意義
在過去的幾年里,手機廠商一直在致力于完善智能手機,在每年的更新都提供了更大的內存、更好的相機、和更快的處理器。除了一些小小的意外--比如指紋從后置實體變成屏下指紋,從功能性上來說,光學指紋的識別率和響應速度都是退步的。
當手機的屏幕從一塊變成兩塊,從6寸變為12寸的折疊雙屏,它將給我們帶來怎么樣的體驗升級?難道意義僅限于邊看電影邊回微信?然而小編認為,安卓平臺并不是一個理想的多任務生產力工具,如果只是為了多任務,折疊屏現在就可以砍掉--好看,不買,謝謝。
折疊屏肯定是一種進步,但是它的意義僅限于可以讓手機隨時隨地變成一個平板來看電影,或者玩吃雞。大屏電子設備的最大用途還是影音娛樂,這個無須質疑。或許未來像羅永浩這種狂人會鼓弄出“折疊TNT”這種玩法,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折疊式手機解決了什么痛點?
雙顯示器方案在電腦上已經很成熟,比如游戲主播一個用來玩游戲,一個用來看彈幕,這些都有。有些冷門的需求,對于極少數人來說卻是剛需。但是折疊屏手機的屏幕不是獨立存在的,它真的可以解決類似游戲主播的痛點嗎?
不要跟我說安卓有多任務后臺,試問在座的各位朋友,你們用過分屏模式嗎?我相信95%以上的人都會告訴我:沒有。既然大家都沒有經驗,那我就來猜想一下吧。
折疊屏手機在屏幕翻倍擴大之后,玩吃雞的時候自帶2倍放大鏡,看大片更爽了……但是,由于我們用手機的時候是“點式瀏覽”。所以在瀏覽網頁、或者日常使用的時候其實沒什么改進。還有什么有用的呢……對了!增加散熱面積!還是有點用的嘛。
我又有了一個想法,如果它是一塊7寸屏大小的手機的話,折疊開來就是14寸屏。或許有一半的屏幕可以改造成鍵盤,從而我們可以在折疊屏上像電腦一樣打字?然后手機就成為了一個生產力工具了?這個可能性還是有的,只需要給它一點點生產力,折疊屏手機就可以徹底干掉平板電腦。
相機會變得更好
對于許多人來說,相機是手機必備的功能吧。手機廠商又要提高屏占比,又要面臨在手機前后攝像頭都提供良好成像的壓力。比如VIVO NEX2就是一個最直觀的例子,雙屏手機的設計就是為了解決自拍攝像頭的問題。
VIVO的辦法是把后置當作前置用,副屏當成自拍的鏡子,折疊屏手機同樣也可以采用這個方案,唯一的問題是攝像頭凸起該怎么解決。比如華為Mate20pro的后置攝像頭就非常強悍,如果它可以用來自拍多好啊?但是按照現在的技術,這樣的話就要天天面對著一個浴霸了。
對于折疊式手機來說,主攝像頭的確可以做到兩用,具體取決于手機是打開折疊屏,還是關閉折疊屏狀態--別慌,FACE-ID只需要兩個小孔發射紅外線,即使沒有前置也依然可以使用。
這意味著手機廠商可以專注于造一個出色的主攝,而不是將注意力分散在前置或者后置上,并釋放手機內的寶貴空間來放更大的電池或者其他硬件。
兩面都是屏幕,碎屏咋辦?
折疊屏手機會帶來背面易碎的缺點嗎?放心,如果是折疊屏,意味著采用的是柔韌、有拉伸性能的柔性玻璃,摔碎的可能性其實大大降低。即使從3米摔下去,也不太可能會碎掉,但是彎掉、凹陷還是有可能的。
目前的智能手機已經沒那么容易破碎了,但它們仍然非常脆弱。即便是搭載了市面上最堅固玻璃的iphonexsmax,在兩米以上高度摔落的時候也肯定會碎掉。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柔性顯示屏的強度究竟如何。但柔性玻璃從根本上必定是更具有抗沖擊性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不用太擔心屏幕破碎的問題。
尾巴
無論如何,首批折疊屏手機的售價肯定是并不友好的,并且有著許多不完善的缺點。不采用折疊屏的手機廠商不一定會落伍,畢竟相比之下傳統形狀的手機更容易控制電池壽命,價格也能壓得更低(這也是小米沒宣布要做的理由)。
這是個很奇怪的趨勢,電腦發展成筆記本,又簡化為平板電腦。而手機發展成大屏手機,如今又要發展成折疊屏手機,個別手機還有“桌面模式”,插上顯示器就像一個電腦一樣。大的在變小,小的在變大,手機和電腦這兩種形態的電子產品,似乎在不約而同地向彼此靠攏,越來越趨于一體。
三年后,當筆記本和手機都可以成為平板電腦時,平板電腦的存在意義還有么?或許平板電腦這個品類,終將會被歷史淘汰掉吧。從功能性上來看,折疊屏的確是可以實現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功能,它不是一個噱頭。當然,唯一的毛病還是太貴了,如果小米9是折疊屏賣3000元我肯定買——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