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數據采集系統。數據采集系統主要應用在大規模地理信息采集和集中管理中,此系統具備多個數據傳輸和交換接口,如數據采集接口、數據傳輸接口、人機交互接口,進而形成一個系統的集中控制體系。數據采集接口可以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主控計算機中,并將信息以文字、圖表、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在操作人員面前,進而實現對工業系統的全面監管。數據傳輸系統經常應用在電力和石油等長管道工業活動中。
1.2分布采集系統。分布采集系統可以實現多個運行環節的同步控制,并將其整合成系統化控制模式,減少單方故障對整體工業系統的影響。將工業企業的內部網絡銜接到分布采集系統中,便可實現對企業生產運行狀況的實時展示,比較適合應用在電站控制模式和電廠自動化模式中[1]。
2.1攻擊點較多。與傳統的病毒入侵模式相比,新型網絡病毒的傳播和擴散更加具有針對性,其中一些病毒的侵入不以減少經濟效益和破壞經濟體系為目的,而是想要借此機會損害關系到國家發展和經濟運行的核心工業系統,例如,在2012年散布的震網病毒以破壞伊朗的核電站結構為核心目的。由此可見,現代工業系統面臨的信息安全風險來自于多個方面,病毒的攻擊點較多且不容易預測和掌握,為此,技術人員需要加大對新型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力度。
2.2持續性安全風險逐漸增多。為了攻破防御等級較高的工業系統,不法分子針對高級工業系統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旨在提高病毒的攻擊性和針對性,這些病毒一旦侵入成功將會給工業系統帶來極大的危害和影響。并且,此類攻擊一般具有持久性較強的特征,工業系統面臨的信息安全風險也在逐步增加[2]。
2.3網絡戰爭日漸頻繁。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網絡病毒也在肆意增長,由此引發了國家之間的網絡戰爭,這種網絡戰爭不但會給工業系統的穩定運行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威脅到國家網絡體系的安全程度。
三、提高工控系統信息安全的建議
3.1加大對新型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力度。技術人員和專業團隊可以展開對新型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通過對關鍵設施和技術的研究,總結出適合我國工業系統安全管理的方案,并在其中融入對新型網絡信息威脅和病毒入侵形式的研究。另外,技術人員可以結合關鍵技術,完成網絡探知、數據分析、漏洞防御技術研發等多項工作,并搭建相應的技術研發平臺,提高工業系統的防御性能和預警監控性能[3]。
3.2加大對關鍵設備的建設力度。關鍵設備的運行情況直接關系到了工業系統的信息安全程度,為此,技術團隊需要加強對關鍵設備的研究,逐漸提高其防御性能的抵御病毒入侵的能力,為工業系統的高效率運行奠定基礎。另外,技術人員可以完善關鍵設備和工業系統的安全性能評估標準,動用專業的監督管理團隊,組織信息安全檢查和運行系統監督工作,并建立完善的安全檢查和風險評估體系。通過對信息安全風險的控制和評估,操作人員能夠及時的發現工業系統中的安全問題,并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方式,進而減少工業系統中的信息安全風險。
3.3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為了全面推動我國工業系統的信息安全建設,技術團隊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方式,同時結合我國的工業系統運行情況,進行適當的改善,在此基礎上形成適合符合我國國情的工業系統運行體系。在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的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不斷探索核心技術,進而減少對國際先進設備和技術的依賴,開發和研究自主性項目[4]。
結語
總之,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下,我國的工業系統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形勢,技術人員應當認真分析當前系統中的安全風險,并將先進的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到工業控制系統中,制定完善的風險防御方案,以此來提高我國工業系統的安全程度,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并提供條件,為工業系統的高效運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