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 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近期正式漲價,旗下對岸8寸廠和艦并將啟動三年多來最大規模擴產,幅度達15%。業界透露,聯電這次采「一次漲足」,漲幅達二成,漲幅前所未見,加上大動作擴充和艦產能,透露對后市看好。
聯電昨(12)日舉行股東會,財務長劉啟東會后證實,已啟動「一次性漲價」,主要考量全球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加上先前上游硅晶圓材料不斷漲價,以反映市場機制與成本波動。
聯電目前產能利用率約95%,整體訂單能見度約二至三個月,4、5月營收均符合預期,本季營運平穩。該公司去年營收1,492億元,創新高,預期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年增率可逾10%。盡管目前聯電仍處于調整體質及產品線階段,使得今年成長力道可能低于整體市場,但仍預期可個位數成長,再寫新猷。
據了解,隨著驅動芯片、指紋辨識、電源管理、MOSFET、微控制器(MCU)等芯片需求強勁,帶來大量8寸晶圓代工產能需求,但目前全球晶圓廠都朝12寸發展,最先進的制程也都在12寸廠生產,8寸廠以成熟制程為主,近年已無新廠加入,但驅動芯片等仍采用成熟制程生產的芯片需求強勁,導致全球8寸晶圓代工廠產線塞爆,呈現供不應求盛況。
劉啟東說明,此次漲價原因有二,首先,晶圓代工最重要的上游材料硅晶圓供貨吃緊、價格頻頻上漲,聯電雖與供應商簽有長期供貨合約,硅晶圓供貨無虞,但硅晶圓價格上漲,也導致聯電成本提高。
其次,今年以來,陸續有同業調漲8寸晶圓代工價格,但聯電先前都沒有動作,隨著硅晶圓價格節節高升,聯電為反映市場機制與成本波動,近期正式調整價格,而且是「一次漲足」。
劉啟東不愿透露「一次漲足」的漲價幅度,業界以今年以來其他同業累計漲幅,以及反映硅晶圓漲價導致的成本上升空間估算,聯電此次漲幅可能達到約二成,與過往產能吃緊,漲幅普遍落在3%、5%相較,此次堪稱「史上最大漲幅」。
因應客戶強勁需求,劉啟東表示,聯電臺灣8寸廠已沒有空間再擴產,將啟動對岸8寸廠和艦擴產計畫,預計月產能由目前的6萬片提升至7萬片,增幅逾15%,明年第2季完成。
聯電強調,近年全球8寸晶圓代工市場需求熱絡,此次擴產,是考量中長期市場供需狀況后才拍板。這是和艦近三年多以來,首次大動作擴產。
廈門聯芯今年難盈利
在股東會上,有小股東關心到廈門聯芯廠去年虧損,今年能否轉盈。對此,聯電財務長兼發言人劉啟東表示,廈門廠去年正式投產,目前尚未完成第一階段產能布局,在未達經濟規模下,今年轉虧為盈不易,但長期來看,該廠后市可期。
聯電股東會年報顯示,廈門聯芯去年營收53億元,稅后凈損58億元。劉啟東說明,廈門廠去年正式量產,初期尚未達經濟規模,因此去年該廠呈現虧損。
劉啟東表示,廈門廠月產能規劃為2.5萬片,目前產能持續擴充當中,月產能已達約1.7萬片,今年底目標達到2.5萬片。
他說,廈門廠目前主要以生產28納米為主,由于初期機器折舊較貴,將盡力達到經濟規模,并致力提升該廠營運。
聯電廈門廠是和當地官方合作設廠,獲得當地多項投資獎勵、營運合作、人才培育等協助。聯電看好,廈門廠今年會業務將持續成長,雖然目前產能未達經濟規模,導致仍難擺脫虧損,但隨著大陸對半導體需求持續增加,以及廈門廠技術與產能持續提升,后市看好。
聯電強調,廈門廠是該公司對岸市場中長期發展重要布局,目前尚屬于初期投資布局階段,希望能多給經營團隊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