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很有可能于不久的將來,徹底改造健康照護產業。根據一項由美國國會審計處(GAO)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民眾對獲得本身醫療報告的成本與程序感到望而卻步。有監于此,蘋果希望打破醫療體系的高墻,研發一套如iTunes般的中央化醫療App。
報導指出,在一份名為「費用與挑戰」(fees and challenges)的報告中,GAO刻劃出美國人民對該國照護系統的無助與弱勢。報告指出,許多民眾發覺就連獲得自己最敏感的健康資料都具高難度,多半打起退堂鼓。尤其當民眾病入膏肓時,更是對這成本感到莫可奈何。
GAO引用一份民間團體提供資料顯示,有兩位病患為了獲得本身的病歷,必須對單一調閱項目提供500美元的調閱成本。另一位病患必須為一份PDF檔的病歷繳交148美元費用。另兩位則被導入繳交年調閱費的服務中。
2018年1月時,蘋果曾宣布即將推出一項有關健康紀錄的新App。蘋果表示目前正與Cedars-Sinai、Johns Hopkins Medicine、Penn Medicine、Epic Systems與Cerner and Athenahealth等知名醫院與醫療資料企業合作。
蘋果希望能夠打破許多隔離病人與病歷之間的高墻,迄今已發展出一套在不同系統間,傳輸醫療資料的標準。這套標準已受到許多大型企業認可與采用。
醫療產業投資機構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經理人Steve Kraus指出,蘋果策略高明之處在于,企圖對開發者打開他們的軟件與服務,好協助建構對消費者有用的App,這些App可允許客戶將本身的資料輸入軟件中。
Kraus在一篇為CNBC所撰的專欄中指出,他堅信醫療產業也會依照同樣的邏輯,允許消費者將個人敏感的醫療紀錄輸入App中。如此就能享有更個人化與高積極度的產品體驗。
迄今為止,美國各州對于獲得醫療紀錄的收費標準不一,申請者可透過本人親臨醫院、電子郵件、實體信件、電話或是傳真等方式提出請求。執行病歷申請時,確保病患的隱私為核心要件。
此外,約78%醫療中心的信息系統,仍卡在傳統舊系統。根據一項2016年研究報告指出,許多受訪的醫療人員曾抱怨這個系統過份老舊,對這些系統不滿的專業人士高達30~60%。
對于蘋果與其用戶而言,他們的夢想是創造出一個類似iTunes產品的「數碼中心」(digital hub),如此就可將醫療紀錄「中央化」。然GAO報告也提出部份挑戰,其中包括儲存與分享上百頁長的醫療文件、掃描內含難懂圖表的實體文件、應付參差不齊的紙本與電子資料,以及維護電子資料的隱私范圍。
蘋果曾于3月指出,美國的醫療體系需要制定一項能夠讓病患掌控資料的系統。該企業也制定達成這個目標的步驟。一位醫生曾向蘋果透露,人們每年將大筆資料提供給醫療體系,獲得更多的資料不會是壞事。然而當病患提供紙本資料時,醫療體系很難將這些數據歸納、分析與判讀,這會是件費時的工作。
雖然健康資料與書籍、音樂與電影相比大為不同,但蘋果很有可能為世上,唯一一個能改造醫療產業的私人企業。蘋果營運長Jeff Williams曾說過,該公司認為消費者未來應該要能掌控自己的醫療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