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業界動態 > IRENA:2050全球能源轉型路線圖

IRENA:2050全球能源轉型路線圖

2018-05-07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4月發布了2050全球能源轉型路線圖,CREIA翻譯其中要點以供分享。

  可再生能源,配合迅速提高的能源效率,形成了可行的氣候解決方案的基石。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維持在2攝氏度以內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要達成這一目標有比當前計劃和政策更具經濟性、社會性以及環境友好性的路線。然而,這要求全球能源系統必須經歷一場深刻的轉變,從一個很大程度上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體系轉變到一個高效、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能源體系。這種全球化的能源轉型,也是被視為在許多國家已經發生的“能源轉型”,可以創造一個更加繁榮和包容的世界。

  碳排放趨勢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總體預測

  當前,碳排放趨勢并沒有向達到這一目標的方向發展。政府的計劃仍然遠遠不能滿足減排的需要。在當前和計劃的政策下,為達到66%的可能性全球升溫低于2攝氏度的目標,全球將在20年內耗盡與能源相關的“碳預算”。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將繼續主導未來幾十年的全球能源組合。

  為達到低于2度的目標,世界必須立即行動起來。與現有的計劃和政策相比,在2050年累計碳排放量至少要減少4700億噸。

2018050710212837.jpg

  圖1.在不到20年內,全球將耗盡能源相關的碳預算

  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排放缺口,2015-2050(GtCO2)

  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轉型的主要支柱。雖然有不同的路徑可以減緩氣候變化,但是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提供了最優的途徑,以實現所需的減排速度和所需的大部分減排成果。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一起可以通過使用安全、可靠、可負擔得起和廣泛使用的技術提供超過90%的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減排。

  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需要在所有領域廣泛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總份額必須從2015年的占總能源供應量的15%上升到2050年的三分之二左右。為了達到目標,到2050年,全球經濟的能源強度將需要下降約三分之二,這將使當年的主要能源供應減少到略低于2015年的水平。盡管在此期間人口和經濟增長顯著,這依舊可以通過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來實現。

  到2050年,所有國家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使用總量中的比重。REmap是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編制的全球路線圖,它表明可再生能源可以占到許多國家最終能源消耗總量的60%或更多。例如,中國可以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從2015年的7%提高到2050年的67%。在歐盟(EU),這一比例可能從17%升至70%以上。印度和美國可能會上漲到2/3甚至更多。

  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行業的脫碳正處于向可持續能源未來過渡的關鍵階段。可再生能源在電力領域的份額將從2017年的25%增加到2050年的85%,主要通過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增長。這一轉變將需要新的方法來進行電力系統規劃、系統和市場運作,以及管制和公共政策。隨著低碳電力成為主要的能源載體,在最終用途領域消耗的電力將需要從2015年的大約20%增加到2050年的40%。電動汽車(EVs)和熱泵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將變得更加普遍。就最終能源而言,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可再生能源使用總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到60%,是目前可再生能源總消費的兩倍半。

  為達到氣候目標的行業努力

  近年來,電力行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發展速度必須加快。在2017年,電力行業在全球新增了167億瓦的可再生能源產能,比前一年增長了8.3%,而且自2010年以來的年均增長率為8%。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全球發電總量的四分之一,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新紀錄。新記錄也同時誕生在于太陽能和風能領域。2017年總共新增了940億瓦的太陽能光伏(PV)和470億瓦的風電裝機,其中包括40億瓦的海上風電。而且可再生發電成本持續下降。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可再生能源主導的電力系統將成為現實,同時可再生能源部署的規模和速度正隨著對可再生能源的信心而加速。

  工業、交通和建筑行業將需要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在這些領域,可再生能源包括可再生電力供應,也包括太陽能熱、地熱能和生物能源。可再生電力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可再生燃料和用于供熱和運輸的直接使用也將提供重要貢獻。對這些行業來說,生物質能可以為熱能和燃料提供三分之二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熱可以提供大約四分之一;而地熱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則提供剩下的部分。

  建筑行業的能源效率至關重要。然而,該行業的能源效率提高緩慢,部分原因是每年1%的低建筑翻新率。為達到氣候目標,這個翻新率必須要增加三倍。在工業上,某些高能源需求行業,某些高碳含量產品,以及高排放過程,需要新的解決方案和生命周期方面的思考。

2018050710220621.jpg

  圖2為顯著改善能源強度,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必須提高到整體能源供給的三分之二。

  2015-2050年參考和REmap案例下,能源強度提高率(%/yr)和可再生能源份額(%)

  能源轉型的更多意義

  全球能源轉型具有經濟意義。全面、長期能源轉型的額外費用將在2050年達到每年1.7萬億美元。然而,減少空氣污染、更高的健康水平和更低的環境損害成本節約將遠遠超過這些成本。REmap案例表明,到2050年,這三個因素的年平均費用節約將達到6萬億美元。此外,能源轉型將顯著改善能源系統的全球社會經濟足跡,與通常的商業模式相比,改善全球福利、GDP(國內生產總值)和就業。縱觀全球經濟,到2050年,在參考和過渡場景中,GDP都將增長。能源轉型會刺激經濟活動,促進經濟增長。從2018年到2050年,GDP的累計增長將達到52萬億美元。

  與當前和計劃的政策相比,低碳技術需要大量的額外投資。為實現能源轉型,2015年至2050年期間,能源系統累計投資將需要增加30%左右,從目前的93萬億美元增加到120萬億美元。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將吸收其中大部分的投資。這是當前和計劃政策的兩倍。總而言之,全球經濟需要在脫碳解決方案(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其他有利技術)上的全期投資約占全球平均GDP的2%。

  了解能源轉型的社會經濟影響對成果優化至關重要。能源轉型與它所部署的社會經濟體系是分開的,不能孤立地考慮。REmap案例顯著地改善了能源系統的全球社會經濟足跡(相對于參考案例)。到2050年,它使得社會福利增加了15%,GDP增長了1%,就業增加了0.1%。GDP的改善在大約10年之后達到頂峰,而福利水平持續提高到2050年甚至更高。轉型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遠遠超過了GDP的改善,包括顯著的社會和環境效益。在區域一級,能源轉型的結果取決于區域目標和區域社會經濟結構。盡管GDP和就業都出現了波動,但所有地區的社會福利水平都將顯著提高。

2018050710223874.jpg

  圖3從能源轉型路線圖和社會經濟體系結構和前景的結合中明確社會經濟足跡

  通過整體政策的支持,能源轉型可以大大促進能源部門的整體就業情況。總的來說,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會在能源部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不是在化石燃料行業。到2050年,REmap案例預計化石燃料減少740萬個工作崗位,但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電網增強和能源靈活性方面創造的新就業崗位將達到1900萬個,凈增加1160萬個工作崗位。為了滿足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行業在快速擴張方面的人力資源需求,教育和培訓政策將需要滿足這些部門的技能需求,并使本地價值與創造最大化。一個公平和公正的社會經濟為能源轉型避免不必要的阻力。社會經濟體系的轉型是能源轉型最重要的潛在利益之一。

2018050710225461.jpg

  圖4能源轉型將在2050年提供1100萬個凈就業崗位

  盡管利益分配因社會經濟背景而異,世界所有地區都將受益于能源轉型。正如預期的那樣,社會經濟利益不是均勻分布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這是因為不同國家或地區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能源轉型的雄心以及社會經濟特征的不同,其影響會有所不同。在福利方面,報告發現墨西哥具有最強勁的整體改善,緊隨其后的是巴西、印度和大洋洲的國家和領土。其他地區,包括東亞的其他地區,南部非洲,南歐和西歐的福利收益也創下新高。所有國家的環境效益都是相似的,因為它們都是由溫室氣體(GHG)排放所主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地就業的凈增長有所波動,但幾乎所有地區和國家的影響都是積極的。

  加速部署必須從現在開始。通過及時采取行動來投資于正確的能源技術是減少擱淺資產規模的關鍵。減排迄今進展緩慢,這意味著在本報告中采用的減排路徑將導致價值超過11萬億美元的擱淺資產。如果當今世界開始加速能源轉型,主要基于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它將限制不必要的能源資產積累;盡量減少由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環境和健康損害;并減少在未來對環境有問題的技術的需求,如碳捕獲和儲存或核能。

  金融體系應與更廣泛的可持續性和能源轉型要求相一致。財務約束和慣性可以控制實現能源轉型所需的投資。增加融資和降低借貸成本將進一步增加GDP和就業。政策措施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增加了在不影響區域金融穩定情況下的財政可用性。目前對可持續能源投資貢獻不大的資金來源應該被解鎖。潛在的資金來源包括機構投資者(養老基金、保險公司、捐贈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和基于社區的金融體系。在可再生能源投資被視為高風險的國家和地區,應利用公共財政來降低關鍵風險與資本成本。全球需要迅速采取行動,消除這一轉型的潛在障礙,并確保清潔和現代能源的引進不再拖延。

  “雖然報告所述的能源轉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在經濟上是有益的,但它本身不會發生。因此我們迫切呼吁采取必要的政策行動,引導全球能源系統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添人人妻人人爽夜欢视AV| 欧美日韩一道本| 毛片在线高清免费观看|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日韩av第一页在线播放| 五月天中文在线|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 男人添女人下部全视频| 内射老妇BBWX0C0CK| 美女色又黄一级毛片| 国产三级视频在线| 韩国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fc2ppv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一级视频|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 www.黄在线|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一级大片免费看| 成人a视频片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欧美人xxxx| 国产精品27页| www日本xxx|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jizzjlzzjlzz性欧美| 国产精品jizz观看|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