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臺積電發布了截止3月31日的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臺積電第一季度合并營收為2480.79億元(新臺幣,下同)(約合84.5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339.14億元增長6.1%;凈利潤為897.85億元(約合30.6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876.29億元增長2.5%。折算為12英寸晶圓的晶圓出貨量為26800片,同比增長8.4%。
與上一季度相比,臺積電營收下滑8.2%,凈利潤下滑9.6%,晶圓出貨量持平。
展望Q2,受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影響,Q2營收將季減7%~8%,預計營收將在78億~79億美元之間。考慮到新臺幣兌換美元匯率影響,預計毛利率從Q1的50.3%下滑至47%~49%,運營利潤率從Q1的39%下滑到35%~37%。
從產品應用劃分來看,通訊相關應用營收占比55%,季減19%;工業及標準類IC營收占比23%,季減4%;電腦相關應用營收占比15%,季增30%;消費電子相關應用營收占比7%,季增9%。
從工藝節點劃分來看,10納米晶圓出貨量占據了總晶圓營收的19%;16/20納米晶圓占據了總晶圓營收的22%;28納米及以上先進工藝晶圓占據了總晶圓營收的61%。其中16/20納米和28納米晶圓營收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本季度的營收下滑主要是由于10納米晶圓的大幅下滑。
結合來看,臺積電本季度營收下滑主要是由于采用10納米晶圓的通訊產品大幅下滑所致。對此臺積電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表示,這是由于去年底以來智能手機市場疲軟,尤其是高端機型需求不如預期,此外挖礦需求也存在不確定性。而這部分應用正是臺積電先進工藝晶圓的主要用戶。
受此影響,魏哲家表示臺積電今年以美元計營收將增長約10%,低于此前預期的10%~15%。而今年不含存儲部分的整體半導體市場將增長5%,也低于此前預期的5%~7%。整體晶圓代工業將增長8%,低于此前預期的9%~10%。
值得指出的是,在16日中興受美國制裁后,傳出對供應鏈的不利影響。魏哲家表示,也是剛剛才收到這一信息,因此Q2預期沒有將中興事件的影響考慮進去。他補充說,目前臺積電正在審慎研究中興對供應鏈的后續影響,但是公司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預計其對臺積電Q2的影響非常有限。
虛擬貨幣一直是近來市場關注的話題,近期其價格走勢一直呈現波動。魏哲家指出,臺積電的虛擬貨幣客戶在挖礦領域都發展的很好,也看到他們正在往AI領域轉型,而且態勢不錯。他透露,虛擬貨幣客戶仍有強勁需求,且正轉向7納米。
談及7納米,魏哲家表示,將按原時程表推進先進制程,預計7納米下半年快速量產出貨,到第四季度7納米的營收占比預計將快速攀升達到20%左右,全年7納米營收占比10%左右,年底預計將有50個客戶采用7納米流片。在第一季度占比19%的10納米,相應地到第四季度將降至個位數百分比。而今年的資本支出也相應地提升,達到115億~120億美元,主要是用于擴充產能和預付EUV設備等。
共同執行長劉德音補充說,7納米強化版將逐漸導入EUV,明年會進行少部分量產,2020年實現大規模量產。他強調,由于臺積電的先進工藝制程進展及良率提升,原有28納米客戶正越來越多地采用更先進節點工藝,向10/7納米轉移。
在臺積電南京工廠方面,目前進展順利。臺積電財務長何麗梅表示,16/12納米進展順利,預計4月開始小批量試產,第一期月產能規模約20000片,以大陸客戶為主。此前媒體報道比特大陸將是臺積電南京工廠的首位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