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舉行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布的2020 年建成“鴻雁星座”的計劃格外引人注目,該星座旨在為用戶提供全球實時數據通信和綜合信息服務,做到“溝通萬物,永不失聯”。在地球的另一端,12 月8 日,美國空軍最新一顆全球寬帶通信衛星WGS-8 發射成功,帶寬比之前的WGS 衛星增加了45%。此外,韓國、日本等國家也紛紛有計劃發展自己的衛星互聯網系統。那么,衛星互聯網到底有何魔力吸引各國紛紛為其砸錢?它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衛星互聯網的前世今生
說起衛星互聯網,就不得不說銥星系統,可以說早在20多年前開展的銥星移動通信系統項目拉開了個人衛星通信的新時代。
銥星系統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設計的一種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該系統由66顆環繞地球的低軌衛星網組成,通過無縫隙的全球覆蓋,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及時溝通的便捷通信服務。銥星系統的網絡可以覆蓋全球(包括南北兩極),是迄今全球覆蓋最廣的衛星通信系統,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與靜止軌道衛星通信系統相比,銥星具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是軌道低、傳輸速度快、信息損耗小、通信質量大大提高;二是不需要專門的地面接收站,每部衛星移動手持電話都可以與衛星連接,這就使地球上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通信落后的邊遠地區以及自然災害現場的通信變得暢通無阻。
從科技方面而言,銥星計劃的確是一個美麗故事的開始,但由于沉重的債務負擔,銥星公司于2000年3月宣布破產,銥星計劃也因此“胎死腹中”。不過,追逐美好是人之本性,2001年,銥星項目在接受新注資后又開始“起死回生”。
與手機通信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衛星移動通信能在全球實現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人采取任何方式進行通信,而手機通信卻做不到呢?這要從通信的原理說起……
當我們在利用手機進行通話時,手機會把信號傳送到基站,基站再把信號通過衛星或者基站之間的傳輸傳送到通話另一方所在的基站,最后再傳送到對方的手機。所以,所有的手機通信都離不開基站,那基站又是何方神圣呢?
基站其實就是一個固定的手機信號中轉站,因為手機的功率比較小,所以手機的信號不可能強到直接與通話對方連接,這就需要一個功率強大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就是基站。所以在需要手機通信的地方,我們首先要部署基站,但是在海上、偏僻的林區和山區等地方,沒有基站信號覆蓋,所以手機就不能通信了。
衛星通信的原理則完全不同。衛星通信是用戶直接把信號發給衛星,只要在衛星的信號覆蓋范圍內,用戶就能通信。由于衛星軌道高,所以只需要有限的衛星就能實現全球的信號覆蓋了,這樣一來,實現全球通信當然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以銥星通信為例,當地面上的用戶使用衛星手機打電話時,該區域上空的衛星會先確認使用者的賬號和位置,然后再自動選擇最便宜,同時也是最近的路徑傳送電話信號。如果用戶是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地區,電話將直接由衛星層層傳輸至目的地,而如果是在一個地面移動電話系統的鄰近區域,則控制系統會使用地面移動通信系統的網絡來傳送電話信號。
蓬勃發展的衛星互聯網
目前,國外很多公司都提出了各自的衛星互聯網計劃,比如美國的O3b、OneWeb、Google、SpaceX等公司。
以O3b公司為例,目前,O3b公司已擁有12顆在中地球軌道(距離地球約8000 公里)運行的衛星,在衛星覆蓋區域內的任何人都可以以光纖的速度接入互聯網。因此,O3b 公司已然成為太平洋地區最大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2012 年,O3b 公司的創始人又創辦了現在的OneWeb公司,它作為O3b的“增強版”,計劃向太空發射648顆距離地面更近的衛星(距離地球約1200公里),為全世界那些沒有互聯網或使用成本太高、使用不流暢的地方提供便宜且快速的互聯網接入服務。
2014 年,網上又爆出Google公司欲投資10 億美元用于衛星互聯網建設,以支持其通過衛星提供上網服務的計劃。據報道,Google 公司的新項目將從180 顆小型高性能衛星起步,這些衛星的軌道高度將低于傳統衛星。預計這一項目耗資將為10~30億美元,但具體成本取決于最終設計。
無獨有偶,SpaceX公司在今年11月15 日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申請,想要發射共計4425顆的通信衛星,SpaceX公司CEO馬斯克聲稱,這個項目將在太空中重建互聯網。該項目是馬斯克于2015年1月首次公布的,旨在全球范圍內為用戶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服務。
馬斯克表示,首批800顆衛星上天后,就可以提供覆蓋全美和全球的商業寬帶服務,在全球的覆蓋范圍是北緯15~60度,南緯15~60度。一旦經過最終部署,該系統就能為全美和全球用戶提供高帶寬、低延時的寬帶服務。
據外媒報道,韓國的三星公司在一篇論文中也表示,希望發射4600顆微型衛星,為用戶提供低成本的互聯網接入。不過相較于Google、SpaceX等公司已經有所行動而言,三星公司顯然還剛剛進入“紙上談兵”階段。
綜上分析,各國對衛星互聯網之所以趨之若鶩是因為大家都明白,衛星互聯網是一片“藍海”,在那片“藍海”中蘊藏著許多你意想不到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