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發表新的呼吸傳感器,當中利用包覆蛋白質的納米催化劑來辨別個別疾病的生物標志,可作為判斷人體是否存在疾病的標準之一。
新裝置生物標志感測效果,相較傳統單一鉑或鈀成分催化劑的納米纖維傳感器提升約3~4倍。
據Medgadget報導,人體呼氣中雖然擁有知道許多身體變化的信息,但當中所包含的多種氣體以及大量水蒸氣,導致其不容易偵測到濃度最低接近幾十億分之一(ppb)的生物標志。
這次新型的原型裝置擁有16個傳感器,每一個可偵測多種健康參數特征的特殊化學物質,最主要關鍵是新開發的異質納米催化劑,當中并使用大小為2納米的蛋白質樣板。
新開發的感測層則包含金屬氧化物納米纖維,并借助擁有大型與高透氣表面的異質催化劑施以作用,可用來提升偵測特殊生物標志效率。
新裝置生物標志感測效果,相較傳統單一鉑或鈀成分催化劑的納米纖維傳感器提升約3~4倍,除此之外,使用異質納米催化劑的呼氣傳感器也觀察到100倍的丙酮(Acetone)與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的過渡電阻,也是有文獻記錄以來最佳表現。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