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顧名思義,是基于辦案對象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的智能監測系統。據武進區檢察院干警介紹,此款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可實時監測被訊問人員的呼吸、心率、體溫、體動數據,結合高清視頻等功能實現對“對象”的心理波動、情緒變化的識別。
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實時監測頁面。安偉光 攝
“這個設備真是太神奇了!”在19日開幕的全國檢察機關科技裝備展基層檢察院標準建設示范展示區,一名前來參觀的檢察干警在體驗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檢察院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時感嘆道。
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顧名思義,是基于辦案對象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的智能監測系統。據武進區檢察院干警介紹,此款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可實時監測被訊問人員的呼吸、心率、體溫、體動數據,結合高清視頻等功能實現對“對象”的心理波動、情緒變化的識別,達到對“對象”押運、居住、訊問等過程中生理變化的實時監測,全程主動監控辦案對象的生命體征,及時預判其健康狀況。
“通過客觀、量化、隱蔽、實時、動態的方式,在‘對象’全無感覺的情況下,采集其生命體征,有效地解決了常規采集實時性差和對執法辦案過程干擾性大等弊端。”武進區檢察院干警說。
“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既是安全保障系統又是全程測謊系統。”通過生命體征的實時監護,辦案人員和指揮人員還可以依據對象在具體問題上的生理狀況變化,判斷其對相關問題的關注度和回答的可信度,一定程度上為案件找到突破的重點和方向,并且能快速有效識別被訊問對象“詐病”,防止其“借病逃審”。
記者在展會上發現,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形態多樣,可根據應用場景定制,包括座墊式、床墊式、枕頭式、馬桶式、腳墊式等,可適用于審訊室、休息室、汽車以及各種需對特殊人員生命體征及行為實時監測場所,可在辦案過程中的移動押運、監視居住、審訊等所有環節對相關人員生命體征實時監測監控。
“針對移動式押運車,可以通過手機APP+大屏顯示等方式,實時了解押運過程;當遇到緊急情況,急救醫生通過實時采集的數據,實現‘現場急救+專業指導+急救中心’模式的超高速綠色通道。”該院干警像記者介紹。
武進區檢察院還將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應用于控申接待場所。該院干警向記者介紹了該院如何利用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成功避免一起辦案事故:2015年夏天,年近80歲的胡某來到該院控告,其認為當地鎮政府領導在房屋拆遷過程中濫用職權,導致自己遭受極大經濟損失,且多年得不到妥善解決。陳述過程中,該院控申接訪人員通過監測系統發現胡某體征數據嚴重偏離正常值,初步判斷認為不單是緒影響所致,匯報院領導后立即將其送往附近醫院救治,經診斷確定為情緒影響導致舊病復發,經救治后轉危為安。
“自2014年引入生命體征監測智能系統以來,每一個進入武進區檢察院辦案工作區配合調查的人員均全程進入該系統的監控之下。”截至目前,通過全程監測發現情緒異常而進入測謊環節的有20余次,發現生命體征異常而暫停訊(詢)問的有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