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長途醫療呈現了一個新的分類,asynchronous telemedicine 字面意思叫“異步長途醫療”,也就長短同步舉辦的長途處事,好比email形式。代表案例是一家叫Zipnosis的公司,最近得到了一家醫院團體 Fairview Health的計謀投資。
Zipnosis的模式是,用戶先選擇本身的癥狀,然后在網上答復一系列問題,系統收到之后,會在1小時之內給出當地大夫的診斷和處方,這項處事的用度是25美金,處事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11點。這個模式的運行前提有兩個。第一,只針對特定小病,今朝開放的只有24個病種,好比傷風、過敏、結膜炎等,很是明晰病種的范例。第二,今朝處事只針對公司地址地明尼蘇達州的用戶開放。這是因為異步長途醫療處事依賴后端大夫線下的共同,Fairview Health在成為Zipnosis的計謀投資者之前,已經和其相助了一段時間,大夫不只是提供臨床意見的主體,同時也是質量和風險管控點,和線下對接擔保在病人需要線下就醫的時候可以頓時得到處事。
憑據互聯網的尺度,這個貿易模式成長大概會太慢。首先病種有范圍,只能處理懲罰小短處,不行能大面積鋪開。其次,這個模式依賴線下資源很鋒利,因此假如要鋪開,需要在差異地區尋找相助的醫院。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說,不是流量經濟的很好選擇。
但是這恰恰是醫療的特性。Fairview是明尼蘇達最大的醫院團體,擁有7家醫院,2500多張病床,40多個全科診所,30多家藥房,為什么會看中Zipnosis,一個思量是進口,一個思量則是效率。
先看病人端。這種非同步的長途醫療的長處是利用利便水平高于及時長途醫療,對后端大夫資源的壓力也沒有那么大,價值越發自制,對付小病患者,增加了一條就醫通道,利便低價,還可以把病人導流到本身的部屬藥房購藥。對付醫院來講是獲患病人的一個新進口,同樣可以得到大量病人數據。
再看醫院端。奧巴馬的醫改給醫院最大的壓力是控費,醫院為了擔保本身的本錢節制,想盡步伐提高就醫效率。個中一個要害就是讓小病患者在最快的速度下看好病,而把真正需要的資源讓給重癥急癥。Zipnosis恰恰滿意了這個需求,其選擇的24個病種都是可以通過簡樸處理懲罰辦理的問題,大部門病人并不需要來醫院。
這個模式乍一看是不是有點像中國的春雨大夫或好醫生?實則否則。固然中國輕問診也是異步的,也但愿大夫用碎片化時間辦理問題,但和Zipnosis有本質的區別。首先,中國的輕問診不思量病種,有的病人是來問小病的,有的是較量嚴重的環境但找不到好大夫來尋資源的,也有的是不安心大夫的意見想舉辦二次問診的。自己需求和定位都不明晰,用的照舊互聯網一把抓的流量思維。事實上醫療是細分的,要想滿意那么多范例的需求很難。
第二,Zipnosis的異步長途醫療和線下大夫互動共同,且以醫院整體為單元相助,可以有助于風險節制。這一點在中國做不到,因為醫院的念頭紛歧樣,沒有把提高效率和本錢控建造為主要方針,小醫院大概出于攬客的目標,大醫院的某些大夫大概是想做品牌,但都沒有一個實體把他們捏起來,大夫都是分手的,很難打點并和線下團結。
最后,Zipnosis有很強的地區性,這種模式需腹地域線下處事的共同,而中國的輕問診是不分地域的,一個遠在天邊的大夫給出的診斷并沒有太大意義,也不能轉化到線下去。
異步問診的局限固然還很小,但這種模式背后透暴露醫療互聯網化的三個非凡性,第一是需求細分導致大面積沖流量有難度,第三是逃不開線下去支持風險節制和處事共同,第三是區域性的范圍才氣真正為用戶提供有效的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