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創始人、前新昇半導體總經理張汝京結束總座職務后,動向備受業內關注,近期在南京一場當地半導體論壇上,南京業者指出,張汝京已經加入南京德科碼,擔任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投資委員會主席,負責把控該基金資金募集、管理與后續項目選擇等事項。
晶圓制造“老本行” 張汝京投入南京IDM項目" alt="重返晶圓制造“老本行” 張汝京投入南京IDM項目" src="http://images.ofweek.com/Upload/News/2017-06/19/Trista/1497854596177095940.jpg" width="300" height="358"/>
“名人”效應大 張汝京負責該IDM基金招募、運營
日前在南京一場半導體項目、創投基金、專家學者與產業園區共同舉辦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論壇,于南京開發區興智科技園舉行。論壇上了解,南京一批集成電路重點項目正加快建設推進。
中芯國際創始人、前新昇半導體總經理張汝京則加入南京德科碼,負責其項目資金的招募、管理與運營等。南京德科碼也證實此事,指出想藉重張汝京行業內份量與專業,為項目專業運營加分,也為接下來基金的招募與項目的落實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據了解,為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南京德科碼與經濟開發區共同發起成立了南京南晶集成電路發展產業基金,一期12.5億元資金已經到位,近期已開始二期25億元資金募集。為明年8吋晶圓廠的量產預作準備。而主攻的方向則是模擬IC芯片IDM整合組件晶圓廠。
新一輪成長勢頭 張重返晶圓制造“老本行”
說起這位中國半導體 “建廠教父”從來不寂寞,從創立世大半導體、中芯國際、新昇半導體,從事投入的領域橫跨晶圓代工、邏輯IC、DRAM/Flash、后段封測、太陽能光伏、LED、上游硅材料等,堪稱是見證兩岸半導體近年發展的“大佬級”人物。盡管創業路途上篳路藍縷,曲折爭議不斷,但論資歷與輩分,鮮少人能與之匹敵。
選擇南京德科碼,外界預料有幾個原因:一是、作為南京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仍處于量產前的初創時期,張汝京加入有助于借重其經驗打通項目難點;二、憑借張汝京半導體老將經驗,對于在南京嘗試跨入IDM新項目運營,過程可以少走點彎路;三、借重張汝京的“大佬”名聲作為號召,在人才、運營與資金招募上進行加分。
行業觀察家:張汝京對半導體 功不可沒
莫大康19日在論及張汝京其人其事時表示,“一位臺藉華人曾因在中芯國際的投資,而被迫放棄臺籍,他為中國的半導體業發展嘔心瀝血,有目共睹。更何況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情況復雜,許多方面尚沒有完全理順。在產業發展的關鍵時刻,他總是毅然出山”。
他認為,從過去張汝京對半導體行業的付出實在太多,要說,職場血腥,是利益之爭,但從對張汝京的了解,也多數并非出于個人利益。
這次張汝京再度出山,重新回到IC制造領域,而且是中國IC產業鏈條中所正欠缺的IDM這一環節。1948年生今年正逢70歲的張汝京,重回半導體晶圓制造領域可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又將另起“一次爐灶”,開啟他另一段未竟的事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