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鋰硫電池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發展了一種在三維多孔碳(3D PGC)結構中原位制備并負載硫的新方法,硫在保持納米分散的前提下,負載量達到90%,創造了硫的最高負載量紀錄,電極初始比容量高達1382 mAh g-1;硫的原位負載還形成碳硫鍵,顯著提高了電極材料的充放電循環穩定性,經過1000次循環后,平均每次循環的容量衰減僅為0.039%,達到了當前的最高循環穩定性。因此,這一材料在提高硫的負載及利用效率的同時,還提高了電極材料3D S@PGC的充放電循環穩定性,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設計開拓了新思路。此前,南京工業大學和新加坡高校合作,改良鋰硫電池,使得其使用周期可提高至800次,續航里程至少600公里。
業內表示,隨著鋰硫電池重要技術相繼獲得突破,尤其是海內外各大汽車廠商不斷加大對鋰電池投入,其產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據估算,未來5年全球鋰電池及相關產業每年市場總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鋰硫電池前景廣闊。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