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國聲谷”園區建設成為國內最大、國際一流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完成千億產值目標;打造國內最大集成電路生產基地,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擬引進新一代基因測試儀企業,建設大基因中心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七大平臺之一……5月17日,合肥晚報、合肥都市網記者從中部六省投資環境推介會上獲悉,合肥將上馬一批新項目,目前處于招商階段。
“中國聲谷”將完成千億產值
據介紹,“中國聲谷”是由國家工信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點合作項目,是中國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位于合肥高新區。
“中國聲谷”近期規劃用地1583畝,遠期規劃用地6000畝以上。按照“集聚發展,布局優化”原則,打造“一核、兩區、多園”的基地空間布局,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發展導向明確、開發秩序規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發展態勢。“一核”以科大訊飛為主的核心區;“兩區”——孵化區和產業區,孵化區規劃用地175畝,產業區規劃用地1200畝;“多園”圍繞重點應用領域建設多個特色鮮明的產業園。
中國聲谷建設項目通過平臺引導作用聚集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企業500家以上,吸引發達地區重點企業來皖投資超過百億元,聚集創業創新企業1000人以上。
項目投資估算在100億。未來將建成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完善的產業生態鏈,打造出一批明星企業及高端智能產品,以語音技術為引導,以集群發展為路徑,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并舉,強化開放合作和產業生態構建,將“中國聲谷”園區建設成為國內最大、國際一流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完成千億產值目標。
打造國內最大集成電路生產基地
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區的集成電路相關配套生產項目,主要做芯片設計、12英寸大硅片生產、光刻膠等關鍵電子材料生產、半導體設備生產、封裝測試。項目投資估算約100億元,項目建成后,年創銷售收入預計200億元,銷售利潤率10%。
此外,新站區TF-LCD6代線項目及TF-LCD8.5代線項目均已全面投產,打破了國外大廠對中、大尺寸液晶顯示屏的長期壟斷。以其為核心,包括日本住友、法國液空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數十家企業紛至沓來,平板顯示基地初具規模。
在此基礎上,合肥計劃投資興建平板顯示用關鍵材料及設備生產基地,包括:偏光片生產基地、導光板生產基地、靶材生產基地、半導體行業專用設備生產基地。項目投資估算約6億元。
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提供就業崗位600個,年產值約80億元。
據了解,合肥計劃用5到10年時間,打造國內最大的面板驅動、汽車電子、功率集成電路、特色存儲器等特定芯片的生產基地。將在3~5年內建成功能完善、設備先進、運轉高效、資源共享的國內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年服務集成電路設計企業50家以上,培訓人才500人次。
建設大基因中心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復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該中心由安徽省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將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等交叉前沿領域,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展高水平研究,推動實現重大原創性突破,催生變革性技術和新興產業,目標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科學研究的制高點、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
大基因中心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七大平臺之一,安徽未名生物經濟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項目建設單位。大基因中心立足于建設成為集基因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發展為一體的生命科學研究中心,規劃建設未名BIG聯合基因研究院、基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基因產業創業園。
為此,合巢經開區推出基因測試儀產業化建設項目,項目規劃用地100畝,擬引進新一代基因測試儀企業,項目預算5億元,年產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