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持續向好,資本助力“十三五”產業騰飛
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設計業表現突出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6年1-9月份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2979.9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1174.7億元,同比增長24.8%;制造業銷售額為707.4億元,同比增長6.8%;封裝測試業銷售額為1097.8億元,同比增長10.5%。集成電路進口金額1615.7億美元,同比下降0.7%。出口金額444.7億美元,同比下降5.4%。
設計業方面,隨著華為海思以及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2016年設計企業整體增速突出。統計結果顯示,2016年十大設計企業銷售總和達到700.15億元,比2015年的540.47億元增加了159.68億元,增幅達到29.54%,十大設計企業的平均增長率比行業平均增長率23.04%高6.5個百分點,“大者恒大,贏者通吃”的局面在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中逐步顯現。
制造業方面,在三星西安工廠產能拉升以及中芯國際業績大幅增長等因素作用下,國內集成電路制造業銷售額有較為明顯的提升。進入2016年,三星西安產能釋放完全,中芯國際一直保持滿產狀態,市場新增產能有限。此外,雖然2016年國內有多條12英寸生產線開始開工建設,但量產時間基本都預計在2017年底或2018年。2016年全年,國內集成電路制造業整體發展放緩,同比增長預計僅為7%。
封測業方面,長電科技、天水華天等一線企業陸續完成對過去幾年中收購資產的整合工作,國內封測業龍頭企業的實力進一步提升,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隨著中芯國際成為長電科技大股東,以及天水華天與武漢新芯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國內封測企業與制造企業的合作日趨緊密,順應了國際半導體產業虛擬IDM模式的發展潮流。
大基金持續發力,地方產業發展熱情高漲
2016年,大基金持續扮演產業發展推進者的角色。這一年中大基金陸續投資了杭州士蘭微、武漢新芯、安集微電子、中芯北方、硅谷數模等企業,參股了福建安芯產業投資基金、陜西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數個地方基金,充分發揮了其扶持優秀國內集成電路企業發展、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建設的作用。
當前,全國數個大中型城市紛紛將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十三五”期間大力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并在2016年陸續成立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配套當地大型集成電路產業項目落地為主,積極投入集成電路產業建設。目前,配套了產業投資基金的國內城市除傳統的集成電路產業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從2015年開始發力的合肥、武漢等城市外,2016年又新加入了福建泉州、江蘇南京、四川、陜西、遼寧、河北石家莊等眾多參與者。
產業格局迎來變革,熱點應用促帶動本土企業發展
本土存儲器產業布局落定,DRAM與FLASH同步發力
目前國內存儲器產業的主要參與者有四個,分別湖北武漢的長江存儲、福建泉州的晉華存儲、安徽合肥的長鑫存儲以及紫光集團。其中長江存儲定位Flash產品,晉華項目和紫光集團定位DRAM產品,紫光集團布局地點仍未確定。過去兩年中上述各方在資本籌集、技術授權獲取、研發團隊建立等諸多方面動作頻頻,在兩年的準備期結束之后,2017年均將要進入實質性的項目建設階段。長江存儲是目前進展最快的一方,其本身在Flash領域已經有較為豐富的發展經驗,制造能力也比較成熟,在解決了技術授權問題后將能夠快速形成產能。晉華項目目前也已經開工建設,項目運營方面由經驗豐富的臺灣聯電負責,技術方面目前則是委托聯電進行開發。合肥長鑫項目目前剛進入啟動階段,項目主導方北京兆易創新有豐富的Flash產業經驗,項目目前在產線運營以及后續技術研發和技術授權方面進行準備。紫光集團目前是進度最為緩慢的一方,但依照其一貫發展思路,在項目條件齊備之后,項目推進將非常迅速。
雖然目前上述各方均有自身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國產存儲器產業的發展已是箭在弦上,2017年有望成為國產存儲器大規模主流化發展元年。
產業第二梯隊初步成型,北上深三足鼎立格局恐被打破
過去的十幾年間,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三大集聚區域分別是以北京為核心的環渤海區域,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區域以及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區域。隨著合肥、武漢、成都、西安、廈門、泉州等城市開始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并已經陸續招引大型項目落地,預計合肥、武漢、成都、廈門-泉州等城市或城市群將在未來幾年發展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第二梯隊區域。
上海、江蘇和浙江組成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國內最主要的集成電路開發和生產基地,已經形成涵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以及裝備材料的完整產業鏈。隨著上海、南京、寧波等區域內城市進一步布局大型集成電路制造項目,未來該區域將繼續保持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第一集聚區的地位。
環渤海區域包含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和山東等省市,是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研發、設計和制造基地。區域內極為豐富的科教資源,使得環渤海地區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最為集中的區域,是區域內集成電路產業尤其是設計業發展的一大優勢。隨著區域內北京、天津等城市進一步布局大型集成電路制造項目以及石家莊等城市加緊建設產業配套基地,環渤海區域的產業地位有望進一步上升。
以深圳市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是國內重要的電子整機生產基地和主要的集成電路器件市場,集成電路市場需求一直占據全國的40%以上。區域內的集成電路設計業和封裝測試業蓬勃發展,以華為海思和中興微電子為代表的設計業更是領跑全國。但該區域內制造業布局一直相對緩慢,而封測業由于成本壓力、環境壓力等因素持續向中西部低成本區域轉移,也面臨下滑的情況。若不能繼續保持較為全面的產業集聚能力,珠三角區域的產業地位將面臨較大挑戰。
移動終端仍是第一應用,熱點應用市場繼續發展
雖然國內移動終端市場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隨著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產移動終端品牌的熱賣,與之配套的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獲得了良好的市場發展。未來的兩三年內,移動終端仍將是集成電路產品的第一大應用領域。
VR、無人機等新興的熱點應用領域仍處于市場發展期,尚未能夠對市場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將繼續成為市場熱點,并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的推廣而進一步發展。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將持續帶動數據中心建設,與服務器相關的數據處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等集成電路產品也將獲得良好的市場成長空間。此外,隨著5G建設的全面鋪開,相關的通信領域的集成電路產品將迎來市場發展機遇,而且由于國內通信設備廠商在5G時代將獲取更多的主導權,國內集成電路配套廠商將贏得更大的市場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