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和其他高技術的發展,自動控制技術的水平越來越高,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重要。模塊化、智能化、柔性化、網絡化和集成化的發展方向為智能家居普及提供了重要基礎。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多次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智能家居產業發展,其中2013年出臺的《國家物聯網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明確將智能家居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培育發展,將智能家居列入9大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中。此外,各種智能家居終端產品不斷問世,功能不斷完善,應用更加人性化,加速了智能家居的推廣。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智能家居經歷了概念期、開創期、徘徊期,當前產業已經正式步入發展初期。2015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431億元,未來兩年將呈快速發展態勢,2017年或達到近千億的市場規模。
從智能家居的價值鏈來分析,產業鏈上游的芯片為核心環節,產業價值中等。智能化產品中,必不能少的是芯片和傳感器,而智能家居也不例外。芯片環節是智能家居行業的最核心環節,芯片直接反應了技術路線特點和產品性能。從技術產業發展現狀來看,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核心技術掌握在東軟載波等國內公司手里。
產業鏈中游產業價值最小,但廠商占市場大半份額。智能家居中游環節包括智能控制終端產品環節和智能控制中心環節。在智能控制終端產品環節中,該環節的競爭焦點是智能互聯終端產品的核心技術,產品系列化和低成本競爭是該環節發展的著眼點。
產業鏈下游中家電網絡化產業價值最大,該環節是最終體現的用戶接口,所有智能家居信息最終將通過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將家居信息進行集成并可視化提供給用戶,從而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和智能控制,該環節互聯網公司具備程序開發和平臺優勢。
未來小家電將成為未來智能化的重點,小家電產品價格較便宜,即使是智能化之后價格也不會超出消費者的接受能力,而且產品技術難度較低,互聯網企業容易介入,可以通過產品成本化銷售快速打開市場;硬件零利潤時代將正式開啟,服務會成為核心競爭力,隨著產品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服務的重要性將超過硬件;產品設計思路將發生轉變,功能集成化成主流,產品功能集成化能夠降低消費成本,一物多用的設備相較于購買多種智能家居設備所花費的成本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