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力推動“中國制造2025”戰略下,半導體產業正急起直追。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銷售額為1,591.6億元人民幣,年增18.9%;此外,上半年進口金額為中國產業銷售額的65.16%,較去年降低7.27個百分點,顯示中國一系列減少半導體高度仰賴進口的政策,已發揮成效。
賽迪顧問最新發布的報告也顯示,去年全球積體電路產業規模達3,332億美元,其中,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銷售已超過2,600億元人民幣(約合433億美元),占全球產值比重13%,較2013年的10%左右明顯成長。
在去年6月中國官方將半導體產業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后,目前已經展露初步成果。機構表示,雖然進口比例逐漸降低,但仍然有不小的替代空間;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逐漸往中國遷移,相信未來進口比例下降的趨勢將持續不變。
中國國務院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已明確提出2015年大陸半導體產業銷售收入要超過3,500億元的目標。中國官方也在去年10月帶頭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擬在未來10年引入5兆資金,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
前述賽迪顧問報告指出,目前半導體產業的龍頭企業為英特爾(Intel)、三星、臺積電、高通(Qualcomm)等,美國企業仍居主導地位, 在全球前20大半導體廠商占9家,其余包括日本企業3家、歐洲企業3家、韓國企業2家,臺灣企業3家。中國半導體企業都未能擠入前20強。
但報告也指出,以高通為代表的海外企業已深度參與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如去年高通與中芯國際合作擴及28納米晶圓制造,僅1年多時間,采用中芯國際28納米技術的Snapdragon 410處理器已經應用于主流智慧型手機。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