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市場重心逐漸轉移到汽車及工業用半導體領域,德州儀器(TI)執行長Richard Templeton 9月在一場科技會議上發表全球半導體產業及大陸市場未來展望時指出,德儀在車用及工業半導體這兩塊成長快速、利潤較高的市場頗有斬獲,且對于大陸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將持續投資與經營大陸市場。不過,面對大陸車用半導體市場火熱景況,兩岸芯片業者卻使不上力,短期內市場板塊仍一面倒向國際IDM大廠。
消費者對于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VI)需求增加,過去許多只安裝在高級房車的配備如自動定速巡航系統、盲點監控、即時車況更新及語音控制娛樂系統,逐漸出現在中價位車款,加上其他進階設備如車聯網、自動駕駛、Apple CarPlay車載系統,帶動具備高度整合、高效率與低耗能特性的功率IC產品,在車用半導體市場引領風騷。
臺系芯片業者表示,大陸車用半導體需求火熱,為眾家廠商兵家必爭之地,然因車用相關芯片對于效能、品質、良率及壽命要求,都較其他芯片高出許多,加上車用芯片認證程度繁瑣冗長,盡管兩岸IC設計業者躍躍欲試,但仍多局限在車用零售配件如資訊娛樂產品為主。
國際類比IC大廠認為,車用相關芯片偏重安全性考量,IC設計業者其實很難扛起重責大任,目前國際IDM大廠包括德儀、英飛凌(Infineon)、意法(STMicroelectronics)及瑞薩(Renesas)等,由于擁有類比IC、MCU等芯片自產自銷,具備安全性、信賴度與長期合作優勢,兩岸IC設計業者要想切入大陸車用半導體市場,恐怕得花一段時間奮斗。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新款汽車對于電動車、連結上網及資訊娛樂的升級需求升溫,可望帶給高通(Qualcomm)、聯發科等手機芯片大廠新契機,有機會將4G手機芯片平臺服務捆綁行銷給國際或大陸車廠。不過,大陸新興品牌車廠指出,為考量品質及安全性,暫無意冒險嘗試兩岸IC設計業者的車用芯片解決方案。
盡管兩岸IC設計業者有心切入大陸車用芯片市場,然仍不得其門而入,臺系IC設計業者認為,歐美及日系IDM大廠把持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主要系因IDM大廠與各地車廠合作多年,面對品牌車廠3年才小改款,5年后再大改款,產品生命周期偏長,芯片業者一旦錯過產品設計周期,恐怕又得再等3~5年,讓芯片業者及研發團隊紛打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