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東莞市政協召開常委會并實地調研東莞創新驅動發展工作。副市長喻麗君在政協常委會上通報稱,目前東莞正加快建設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和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全市六成工業企業啟動“機器換人”,實施“機器換人”項目505個,總投資42.6億元,機器人產業總產值超過200億元。
打造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
喻麗君在昨日的市政協常委會上透露,目前東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已初具規模,企業總數近400家,總產值超200億元。
目前,東莞正加快建設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和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欲將其打造成國內乃至全球知名的新型科研機構和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同時,東莞正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企業和創新團隊。
喻麗君表示,東莞正通過實施“機器換人”和“數控一代”示范工程,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目前,全市六成工業企業啟動了“機器換人”,實施“機器換人”項目505個,總投資42.6億元。“接下來,東莞將在模具、服裝等傳統行業選擇一批重點項目,示范帶動制造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喻麗君說。
試點“科技培育基金”助力科技企業
據喻麗君介紹,東莞正激發新型研發機構和科技孵化器的活力,把建設研發機構作為新引進規模以上工業項目的約束性指標,部門聯動推動外資企業建設區域性研發中心。東莞在松山湖投入28億元打造大學創新城,作為東莞重大科技資源的聚集地和科技創新的高地,建成后可容納10~15家新型研發機構落戶,目前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建設。
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建有科技企業孵化載體近30家,32個鎮街中,已有虎門、常平等9個專業鎮建有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正推進清華大學東莞創新中心孵化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城、華南設計創新園孵化器等科技企業孵化項目的啟動運營。
據介紹,東莞今年在2億元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每年在6000萬元貸款貼息資金實施“撥貸聯動、貸貼聯動”的基礎上,試點“政府+銀行+中介+企業”多方共同合作的“科技培育基金”,由財政投入資金作為風險補償資金,評估公司繳納風險金,企業繳納助保金,銀行按照政府風險補償資金的額度放大10倍,向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
高新技術企業今年目標超800家
喻麗君表示,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推動下,東莞高新技術企業數大幅增長。“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755家,居全省地級市首位。”2015年的目標是發展到超過800家高新技術企業。
據悉,今年將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7%以上。力爭到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500家,新型研發機構達50家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1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