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能買到的LED燈,雖然耗電量僅為白熾燈的6%,使用壽命長達5萬小時以上,但動輒數十倍的售價,使LED燈不能輕易走入普通百姓家。記者日前從南京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在新型二維半導體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有望制造出新型材料,極大降低LED燈生產成本,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化學與材料等學科頂尖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并被Nature、NanoWerk、新材料在線等學術媒體進行了亮點報道。
據了解,LED燈亮度高、低功耗、無輻射、不含有毒成分,而且在電網沒有覆蓋的地區,依靠太陽能就可以使用。在地球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的今天,對全人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藍色發光二極管(LED)發明者,藍光LED研發最大的難點已經被攻克。
該校納米光電材料研究所曾海波所長介紹說,LED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芯片,目前用于生產制作的主要材料是氮化鎵。這種需要真空高溫制備的半導體材料,價格高昂,是造成LED燈價格過高、無法推廣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取材普遍的石墨烯等新性材料展現出卓越的性能,非常適合用于制造包括LED在內的信息、能源器件。然而,這些新材料也有致命的缺點——金屬或半金屬屬性,而用于生產的材料必須具有半導體屬性,如何改變這些材料的屬性成了材料學界難以攻克的瓶頸。
曾海波介紹說,該校設計的新材料單層砷烯和銻烯,只有一個原子厚,具備半導體屬性。這種超薄材料穩定性強、性能優越,應用前景廣泛。南理工材料學院嚴仲老師介紹說,“新材料一旦用于應用,這些可穿戴設備不僅性能會突飛猛進,而且會更加輕薄小巧,價格也會更加親民。”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