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靈思繼2013年11月初發貨業界首款20 nm芯片Kintex UltraScale后,繼續積極推動其UltraScale器件的發貨進程,于2013年12月10宣布已提供有關Kintex中端和Virtex高端20 nm UltraScale系列的詳細器件選型表、產品技術文檔、設計工具及方法支持。
賽靈思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
亞太區執行總裁湯立人(Vincent Tong)
發布會上,賽靈思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執行總裁湯立人(Vincent Tong)自豪地告訴記者:“賽靈思28 nm 7系列產品廣泛用于4K電視、OLED、無線等領域;據統計,在2013年前兩個季度,賽靈思28 nm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高達72%。”
今年號稱是中國4K超高清電視的元年,4G牌照前不久剛剛發放。不斷演進的標準、越來越短的上市時間和產品差異化的要求為FPGA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湯立人繼續說到:“賽靈思將一改過去單節點、只有FPGA芯片的局面,未來,賽靈思將28 nm、20 nm、16 nm多節點共存,提供FPGA系列、SoC系列、3D IC系列多種芯片,賽靈思將全面實現All Programmable和Smarter System,瞄準160億美元的目標市場。”
賽靈思取代ASIC的三大法寶——UltraScale架構、Vivado
設計套件和UltraFasta設計方法
在160億美元的市場規劃中,賽靈思一方面要提防老對手,另一方面還需從ASIC/ASSP和嵌入式領域奪取近百億美元的市場。
取代ASIC/ASSP,賽靈思也喊了好幾年,現在底氣尤其足,這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UltraScale架構、Vivado設計套件、UltraFasta設計方法,賽靈思從硅片、工具和設計方法提供了ASIC級的優勢。
UltraScale架構是賽靈思在20 nm從芯片架構上進行的革新,重新設計的布線架構、類ASIC的時鐘和CLB封包技術,使芯片的資源利用率從以前最高的80%提高到90%,大大降低成本和產品開發時間。
Vivado工具已推出一年多,提供全新構建的SoC增強型、以IP和系統為中心的下一代開發環境,以解決系統級集成和生產力瓶頸為目標,在總體生產力、使用簡易性和系統級集成能力方面領先一代。ChinaAET甚至還有了Vivado工具的學習視頻(http://study.chinaaet.com/course/6100000016)。
簡單地說,UltraFasta設計方法就是高效地利用賽靈思的生態系統,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FPGA的高效設計,包括IP和設計重用、HLS的軟件和硬件設計、生態系統、快速調試和驗證,以達到設計實現和閉合技術、編程和硬件調試方面的最佳實踐的集合;有助于制定準確的項目進度和成本估計,把產品開發時間從幾個月縮短為幾周,加快產品上市時間,從而增加產品收入。其實,這些思路賽靈思一直都有,現在真正提煉成了UltraFasta設計方法。
湯立人指出:“未來FPGA發展,僅有工藝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看工具、架構、生態系統。賽靈思在設計方法和開發工具上的著力,引起了業內的疑惑,居然有人問“Xilinx是否變成了一家EDA公司?”
在20 nm節點,賽靈思的中端和高端產品系列都將采用UltraScale架構;賽靈思的整個UltraScale系列均采用相同性能的邏輯架構和關鍵架構模塊,打造出了最佳可擴展的架構。此外,賽靈思系列產品間引腳兼容,Kintex UltraScale FPGA可向Virtex UltraScale平滑移植。
就DSP模塊而言,Kintex系列為5520,比Viretex的2880多,是因為Kintex主要應用在無線、雷達領域等,需要更多DSP模塊進行算法方面的應用。對收發器來說,Virtex可用于海量數據中心、400G轉發器等,收發器數量和性能明顯優于Kintex。
賽靈思此次發布了業內最大容量的XCVU440,采用3D IC封裝、第二代堆疊硅片互聯(SSI)技術,賽靈思在7系列推出的3D IC——Virtex-7 T2000,集成了4片FPGA Slice,XCVU440只集成了3個FPGA Slice,就具有440萬個邏輯單元,為生產和原型設計應用提供了5 000萬個等效門。據悉,賽靈思在20 nm工藝節點上的容量已經超出了此前公開發布的所有競爭性14/16 nm工藝計劃。
賽靈思的整個UltraScale系列均采用相同性能的邏輯架構和關鍵架構模塊,且系列產品間引腳兼容,Kintex UltraScale FPGA可向Virtex UltraScale平滑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