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智能電網
又是一年青梅熟。荔波洞塘鄉的梅農卻笑不起來,擔心那綴滿枝頭的顆顆青梅,最終依然會像往年那樣,爛在果林里。
有著“中國野生梅之鄉”美稱的荔波縣洞塘鄉,現有梅林面積萬余畝,梅果盛產年份產量可達500萬公斤左右。近十年來,當地的青梅果要不就沒人收購,要不就低價賤賣,梅農們每年看著由小變大、由青變黃、最后散落一地的梅果,心情猶如幼梅果之味一般,既酸且澀。
日前,筆者在荔波梅原看到,百姓的房前屋后、村頭寨尾、路徑沿線及山間野地,一顆顆剔透誘人的梅果早已掛滿枝頭(如右圖)。洞塘鄉副鄉長覃桂想告訴記者,由于老百姓多年不管理,加之今年旱情嚴重,減產是肯定的,但產量估計也不會低于50萬公斤。
該鄉懂朋村白巖組的江廷榮,是個種梅大戶。他說:“我家現在有50畝左右,千余株酸梅,今年少說也有5000公斤左右的產量。”據了解,早在上世紀90年代酸梅最紅火的時候,江廷榮有一年就賣了8噸梅果。他說:“后來我還補栽了不少,如果掛果正常,現在一年最少有10噸了。哎,多年賣不出去,我們都懶得管啦。”
眼看著又一季的梅果即將成熟,梅原的老百姓很是揪心。廣大梅農祈盼今年的青梅果能全都賣出去,并且能賣個相對較好的價錢。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