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奧巴馬政府求美國國會立即行動起來通過一個構建新的“智能電網”的法案,,同時委任了一名專家擔任首任智能電網互動操作全國協調員,這名專家就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高級干事喬治·阿諾德(GeorgeW.Arnold)。美國目前至少有15家機構在協同制定智能電網標準。
目前IEEE致力于制定一套智能電網的標準和互通原則(IEEEP2030)。
為了制定良好的智能電網落實標準,IEEE的2030工程主要內容在于以下三個方面:電力工程(powerengineering),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和互通協議(communications)等方面標準和原則。
除IEEE外,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也在發揮重要作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參與標準制定的15家機構分別負責標準制定的不同環節。
IEEE主要致力于互通入網過程的標準,如各個能量源頭如何與整個智能電網鏈接,計量設備的接入(如電表)和時間同步性的標準等。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學會(SAE)則主要關注機動車接入網絡的標準,IEC則負責信息自動化的模式和環境標準。
在北美“統一智能電網”(UnifiedSmartGrid)啟動的同時,歐洲也開始了一項超級智能電網(SuperSmartGrid)的工程,中國叫“互動智能電網”(InteractiveSmartGrid),其含義大致相同。最前沿的分析認為,“智能電網”將重塑世界經濟和能源格局。
2009年5月18日,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和能源部長朱棣文聯合宣布了美國智能電網建設的第一批標準(見表1)
朱棣文還宣布,能源部將在經濟刺激計劃資金中顯著增加對智能電網項目的資助力度:能源部將撥款33億美元開發智能電網,其中6.15億美元用于研究智能電網儲能、監控和技術可行性,1000萬美元資助商務部下屬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用于智能電網軟硬件建設;單個智能電網投資項目資助最高額可達2億美元,是原來的10倍;智能電網示范項目資助最高額從4000萬美元提高到1億美元。能源部的資助計劃將確保多元性,包括小型項目以及端到端的大型項目。
表1 首批16個智能電網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