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正在學習單片機開發技術,但開發中免不了要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可能無礙大局,但有一些問題卻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成本、體積、性能。這里介紹筆者的幾個技巧,希望對大家的工作有幫助。
一.C語言中嵌入匯編語言
單片機開發中,通常我們使用C語言編寫主程序,這樣可以充分借助C語言工具提供的運算庫函數及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但C語言的可控性不及匯編語言,在有些對時序要求嚴格的處理上,我們還需用靈活性更強的匯編語言來編寫。上海AVR單片機培訓這樣就產生了C語言和匯編語言混合編程的問題,一般分成三種方式:1.匯編語言調用C語言函數;2. C語言調用匯編語言;3. C語言中嵌入匯編語言。這里我們主要介紹第3種,即C語言中嵌入匯編語言。
下面的一段程序是主程序調用精確的205μS延時子程序并使P1.0交替輸出高、低電平的方波。
/*------------程序名test.c------------*/
#include
/****************/
void delay(void)//延時205μS
{
#pragma asm
MOV R0,#100
LOOP:
DJNZ R0,LOOP
#pragma endasm
}
/***************/
void main (void)//主函數,其功能使P1.0交替輸出高、低電平的方波
{
while(1)
{P1_0=!P1_0;
delay();}
}
具體實現過程為:
1.先用匯編語言編制一段延時程序,在keil開發環境中編譯,然后進行軟件仿真,晶振頻率的設置應和你的要求相符。仿真時注意觀察左邊寄存器窗口內的時間顯示,調整延時程序的參數可得到我們需要的精確延時。
2.用C51編寫主程序及延時子程序的外殼(等待嵌入匯編語言),假定此程序名稱為test.c。
3.將第1步所得的匯編延時子程序放入C51編寫的延時子程序外殼中。注意在開始及結束時分別加上#pragma asm、#pragma endasm語句,這種方法是通過asm與endasm告訴C51編譯器,中間行不用編譯為匯編行。
4.按照Keil的使用方法,建立工程文件并添加源程序。
5.點擊含有匯編程序的C源程序后再右擊,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中Options for File ‘test.c’(圖1),這時出現圖2所示的界面,勾選Generate Assembler SRC File(生成匯編SRC文件)及Assembler SRC File(封裝匯編文件)使其有效。
6. 根據項目的編譯模式加載封裝庫文件,通常在Small模式時為C51S.LIB(該文件在C:\Keil\C51\Lib\C51S.LIB),具體見圖3。
7.點擊Rebuild target(重建所有目標文件)即可得到編譯結果(圖4)。
圖1
圖2
圖3
圖4
二。用軟件擴展外部中斷
大家知道,51單片機的外部中斷只有2個,書本上曾介紹了一種擴展外部中斷源的方法,但是需增加硬件開銷(見圖5)。經或非門引入外中斷源輸入端(/INT0或/INT1),同時又連到某I/0口。這樣,每個“源”都可能引起中斷,在中斷服務程序中通過軟件查詢便可確定哪一個是正在申請的中斷源,其查詢的次序則由中斷源優先級決定,這就可實現多個外部中斷源的擴展。
圖5
這種方法盡管擴展了外部中斷源,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如設計一個具有8個中斷源的電路,則需一個8輸入端的或非門(或門),顯然,對體積與成本都不利。這里介紹筆者設計的擴展外部中斷源的方法,由純軟件實現,不添加一個元件(見圖6)。
圖6
#include
static unsigned char data m;//m為全局變量
/*-------延時子程序-------*/
void delay(unsigned int k)
{
unsigned int i,j;
for(i=0;i
for(j=0;j<121;j++)
{;}}
}
/*---外部中斷INT0子程序---*/
void init0()interrupt 0
{
delay(10);//延時10mS抗抖動干擾
if(P3_2==0)
{
EX0=0;//關INT0中斷
EA=0;//關總中斷
P3_2=0;//置P3.2為低電平
P2=0xff;//置P2口為全1
m=P2;//讀取P2口狀態至m
P2=0x00;//恢復P2口為全0
P3_2=1; //置P3.2為高電平
IT0=1;//置INT0為邊沿觸發
EX0=1; //開INT0中斷
EA=1;} //開總中斷
}
/********主程序*********/
void main(void)
{
P2=0x00;// 置P2口為全0
P3_2=1;// 置P3.2為高電平
IT0=1;// 置INT0為邊沿觸發
EX0=1;// 開INT0中斷
EA=1; //開總中斷
while(1)//無限循環
{
P0=m;//將全局變量m中的內容輸出至P0口
P3_0=!P3_0;//P3.0取反,指示程序狀態
delay(500);//延時500mS
}
}
程序解釋:無按鍵按下時,P3.0的發光管閃亮,作程序狀態顯示。主程序初始化時,置P2口為全0,置P3.2為高電平,同時置INT0為邊沿觸發,并開放中斷。8個按鍵的任一個按下時都會引起INT0中斷,進入中斷服務子程序后,首先關閉中斷,然后置P3.2為低電平,置P2口為全1,再讀取P2口狀態至m,通過查詢m的狀態字即可知道正在申請的中斷源。這里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將m輸出至P0口點亮LED作指示。退出中斷時,重新開放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