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縮短AI落地最后一公里,英偉達試圖掀起一場革命 AI很好,但如何才能深入應用于不同行業?AI落地,當前仍然面臨著最后一公里的難題。業界普遍認為:數據結合難、業務價值不佳、數據科學人才稀缺、算力成本負擔重,是企業落地AI最常見的四大阻力??s短最后一公里、實現更大量的合作,核心其實是降低門檻、提高效率。 發表于:1/28/2021 憶阻器會是AI芯片的一個選擇嗎? 一種稱為憶阻器的低功耗,非易失性技術給機器學習帶來了新的希望。根據研究,憶阻器能有效地解決AI醫療診斷問題,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發展,它暗示了這項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可能,尤其是低功耗或網絡“邊緣”應用的潛力。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因為憶阻器人工模仿了神經元的某些基本特性 發表于:1/28/2021 云原生應用保護平臺的發展演進脈絡 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來臨,上云已經成為組織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云原生作為云計算的下一個階段,相關的開發和部署模式已經成為業界趨勢,技術、產品、標準和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也在同步擴張之中,決策者面臨著跟進這些復雜設計的挑戰。 發表于:1/27/2021 百萬級數據分析告訴你,2021年這五大AI技術趨勢不可忽視 2020 年 12 月,機器之心發布《2020-2021 全球 AI 技術趨勢發展報告》,基于頂會、論文及專利等公共數據、機器之心專業領域數據倉庫,通過數據挖掘定位七大趨勢性 AI 技術領域,并邀請了近 100 位專家學者通過問卷形成對這七大技術領域近年發展情況、成熟度與未來趨勢的綜合總結,并基于 2015-2020 年間的開源論文與專利語料,結合機器之心自有的新聞輿論以及模型最佳表現(SOTA)等相關數據庫進行了探索性數據分析,并形成了用以幫助技術趨勢判定的量化指標 Synced Indicator (SI)。 發表于:1/27/2021 合創共贏 英特爾助力騰訊云小微賦能產業升級 人工智能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加深。如今,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到了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這場變革讓行業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在新基建的引導下,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同時也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數據顯示,到 2021 年將會有 75% 的企業應用集成人工智能。 發表于:1/27/2021 19款國產手機無一幸免:15分鐘破解人臉識別,打印眼鏡讓刷臉形同虛設 人臉識別技術在智能手機上已經是標配,今天的我們刷臉解鎖、刷臉支付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以至于疫情期間戴口罩無法解鎖手機時,我們會感到很不習慣。 發表于:1/27/2021 莫仕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 通向工業4.0的道路 工業4.0技術的開發已經在加速進行中。這將導致未來工業自動化變得可擴展、開放和集成的優化。探索一些頂尖趨勢將會對機器制造商和工廠運營產生的影響。 發表于:1/26/2021 “芯”危機下汽車級芯片的尖峰時刻,高云AEC Q-100認證FPGA助力國內汽車市場 近年來,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中美關系持續吃緊,半導體行業大事頻發。受美國管制影響,從通信、工業、安防到人工智能領域,國內各行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卡脖子”。 發表于:1/26/2021 大數據在醫療行業的5個具體應用案例 大數據正在改變全球絕大部分行業,醫療業也不例外。通過對醫療數據的分析,人類不但能夠預測流行疾病的爆發趨勢、避免感染、降低醫療成本等,還能讓患者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務。 發表于:1/26/2021 人工智能技術來助力 新冠肺炎疫情終結日 作為一門高新技術,人工智能(AI)在醫療健康領域,尤其在抗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身手不凡,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我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曾經指出的那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將在醫療健康領域大顯身手?!?/a> 發表于:1/26/2021 基于雙目視覺的智能送餐機器人系統設計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加劇,勞動力的短缺將會嚴重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智能機器人慢慢地融入到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逐漸開始代替人類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針對傳統的送餐機器人所存在的在送餐循跡過程中路徑偏差較大的問題,設計并實現了一款基于雙目視覺的智能送餐機器人系統。整個系統的硬件電路由圖像采集模塊、電源模塊、電機驅動模塊等組成。軟件上通過立體匹配算法來設計最優路徑。通過實驗驗證,方案是切實可行的,可靠地實現了餐廳送餐的智能化,具有很好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發表于:1/26/2021 Gartner:Deepfake和生成式AI讓我們進入零信任世界 Gartner發布了一系列《Predicts 2021》研究報告,其中一份報告概述了人工智能(AI)將在未來幾年引發的重大影響,包括廣泛的道德和社會問題。 發表于:1/26/2021 安富利:AI時代,網絡更需要“安全閥” 前不久,一個客戶帶著頭盔去買房的新聞上了熱搜。經過媒體的深扒發現,這一夸張之舉背后的原因倒不是客戶怕露富或者有其他什么難言之隱,而是因為精明的開發商會在不知不覺中通過人工智能(AI)采集客戶人臉數據,并以此為依據判定傭金在各個銷售渠道中的歸屬;同時此舉也徹底封死了客戶希望在不同銷售渠道中貨比三家的想法——因為只要是你之前“露過臉”,系統就會得知此前其他渠道商給你的報價,這時你再想砍一分錢都沒有可能。為了避免自己的“臉”被開發商“偷走”并用來對付自己,客戶才不得以用這種最原始的方法來對抗AI。 發表于:1/25/2021 【回顧與展望】紫光展銳 “5G+AI” 助力新基建,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2014年是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轉折點。為了解決我國在芯片制造方面面對的諸多尖銳問題,國家公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其中,設立國家大基金一期就是《綱要》提出的保障措施之一。2020年4月28日,大基金二期的首個投資項目也完成簽署——國家大基金二期和上海國盛集團共同向紫光展銳注資了45億元。 發表于:1/25/2021 打造“超級金融芯”生態體系,智能安全芯片操作系統“麟鎧”發布 近日,國內智慧芯片上市企業紫光國微旗下紫光同芯與全球知名支付產品提供商金邦達,聯合研發的安全芯片操作系統-麟鎧正式發布。該產品具備自主知識產權,與紫光“超級金融芯”雙劍合璧、軟硬結合,將為智能設備提供從硬件芯片到系統軟件的集約化科技平臺。這是以紫光同芯、金邦達為代表的中國智能安全芯片商及支付產品提供商,在追趕國際先進水平方面邁出的又一大步,也是紫光“超級金融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 發表于:1/25/2021 ?…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