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人工智能安全關鍵型系統中的驗證和確認 隨著世界各個國家/地區紛紛制定人工智能相關法規,設計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統的工程師必須滿足這些新出臺的規范和標準要求。在 2023 年 10 月 30 日,美國白宮也頒布了一項關于人工智能法規的行政命令,強調穩健的驗證和確認(V&V)過程對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統至關重要。該指令要求人工智能公司報告和測試特定模型,以確保人工智能系統按預期運行并滿足指定要求。 發表于:2024/3/1 俄羅斯發射“流星-M”氣象衛星以及18顆小型衛星 2 月 29 日消息,今天 13:43,俄羅斯在東方發射場 1S 工位用一枚聯盟 2-1b / Fregat-M 運載火箭將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 Meteor-M No.2-4 發射升空,一同發射的還有 17 顆小型衛星和伊朗用于觀測月球的 PARS-1 研究衛星。 起飛 9 分 30 秒后,衛星上面級組合體與火箭分離,進入初始轉移軌道,后續將依靠上面級完成衛星的部署入軌。 俄羅斯發射“流星-M”氣象衛星以及18顆小型衛星 發表于:2024/3/1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01星 2月29日21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01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肖鑫江攝) 新華社西昌2月29日電(楊曉敏、崔婉瑩)2月29日21時0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01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10次飛行。 發表于:2024/3/1 中國航天藍皮書來了,2024計劃百次發射 2月26日,航天科技集團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簡稱《藍皮書》)。就公布的內容顯示,2024年將是中國航天的“大年”,各項任務數據將創歷史新高。 全年百次發射任務,集團占七成 《藍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航天全年預計實施100次左右發射任務,有望創造新的紀錄。在這100次左右發射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安排近70次(剩余30次預計為商業火箭計劃),將發射290余個航天器,實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務,包括: 完成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和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 發表于:2024/2/29 不銹鋼火箭上天,中國版星鏈加速落地 01 激進還是講究實際效益? 火熱的航天事業中,除了發動機的選擇外,材料路線的抉擇同樣重要。 2024年開年,我國頭部民營航天企業藍箭航天大動作不斷,先是使用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將三顆商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后又公布了最新的朱雀三號火箭。 據公開信息,朱雀三號同樣是可重復使用的兩級液氧甲烷火箭,從發動機到運載能力相比于朱雀二號都升級了不少:其箭體直徑4.5米,全箭高度76.6米,起飛重量約660噸,起飛推力約900噸,一次性任務低軌運載能力高達21.3噸,航區回收運載能力為18.3噸,返場回收運載能力為12.5噸,一級采用9臺天鵲TQ-12B發動機并聯——TQ-12B發動機是此前8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2的改款。 發表于:2024/2/29 中國天眼FAST已經發現了883顆脈沖星 “中國天眼”FAST 已經發現了 883 顆脈沖星,并且計劃年內將這個數字刷新到 1000 顆。 發表于:2024/2/28 全球首條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線完成首飛 據“深圳交通”官微通報,日前“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跨城跨灣航線首次演示飛行暨峰飛航空落地深圳簽約儀式”在深圳市南山區蛇口郵輪母港成功舉辦。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跨城跨灣航線首次演示飛行由峰飛航空科技自主研制的eVTOL航空器——“盛世龍”執飛,模擬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前往珠海九洲港碼頭的出行場景。 發表于:2024/2/28 日本JAXA:月球探測器SLIM熬過了首個月夜,具備通信能力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宣布,月球探測器 SLIM 熬過了首個月夜,具備通信能力。目前著陸區處于月晝中午,著陸器設備溫度極高。JAXA 表示,將與著陸器中斷通信,等待溫度下降后與其恢復通信進行科學探測。 發表于:2024/2/27 SpaceX首次通過星鏈從太空向社交平臺X上發帖 SpaceX首次通過星鏈從太空向社交平臺X上發帖 發表于:2024/2/27 商業航天發展進入快車道 規?;蚧哨厔?/a> 從嫦娥奔月到戰國屈原的《天問》,再到盛唐李白的《飛天》,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源遠流長。而伴隨著中國空間站的全面建成,我國的航天產業也從“國家隊”引領發展到全面開花。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國商業航天產業正在迅速成長。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提出2024年,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時,同樣將商業航天產業作為新增長點進行重點培育。 發表于:2024/2/26 中國新一代載人探月飛行器命名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攬月 據人民日報官方消息,近日,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已經確定,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 發表于:2024/2/26 星河動力智神星一號完成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試驗 星河動力近日順利完成了智神星一號液體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試驗。 試驗中,控制系統在仿真飛行的各預設工況下工作穩定,伺服機構等重要箭上設備性能及匹配性良好,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為滿足智神星一號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試驗需求,星河動力研制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液體發動機負載模擬系統,并在本次試驗中進行了負載模擬系統的聯調及仿真使用 發表于:2024/2/26 Qorvo® 將收購 Anokiwave 中國 北京,2024 年 2 月 20 日——全球領先的連接和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 Qorvo®(納斯達克代碼:QRVO)近日宣布已就收購 Anokiwave 達成最終協議。Anokiwave 是一家高性能硅基集成電路的卓越供應商,其產品用于航天、衛星通信及 5G 應用的智能有源陣列天線。交易預計將于 2024 年第一季度完成。 發表于:2024/2/23 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已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擇機執行鵲橋二號中繼星發射任務。 發表于:2024/2/23 日本為什么要選用木頭造衛星? 由于太空的特殊環境,制造衛星的材料大都選擇能夠承受極端環境的高強度鋁合金,因此日本宣布將在今年發射全球第一顆木材外殼的衛星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美國“太空新聞”網站20日稱,這種木頭衛星可能具有相當可觀的前景。 發表于:2024/2/23 ?…222324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