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英國或將在三年內拉開商業太空旅游序幕 英國專家近日公布了太空港的立法提案,英國在三年內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供商業太空旅行的國家之一。 發表于:2/27/2017 美國下一代火箭和飛船可能首秀就載人 目前計劃于2018年首飛的SLS火箭首次任務EM1不進行載人飛行。 發表于:2/27/2017 歐洲阿麗亞娜火箭成功發射兩顆通信衛星 新華社巴黎2月14日電(記者張雪飛)格林尼治時間14日21時39分(北京時間15日5時39分),一枚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成功將兩顆通信衛星送入軌道。 發表于:2/27/2017 新型集成電路有望實現機器人金星勘測任務 目前美國宇航局工程師最新研制一種集成電路,能夠適用于條件惡劣的太空環境,安裝在金星探索機器人上,可使機器人耐用100倍。 發表于:2/27/2017 愿植保無人機能成為智慧農業的神兵利器 2月20日,中國農用航空植保協會第二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海南萬寧召開。 在此次會議中,理事會討論了2017年的飛防工作安排,就作業調度、租賃植保無人機細則、增選協會常務理事等工作做了詳細規劃。 發表于:2/26/2017 宇宙射線竟然偷偷破壞我們的電子設備 研究人員稱,來自外太空的亞原子粒子正在對我們的手機和計算機產生微弱的低級別破壞。 發表于:2/26/2017 我們的“翅膀”向太陽——為啥有的衛星只有一個太陽翼? 最近,中國最先進的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升空,但這顆重約5.4噸的人造衛星只有一側有“翅膀”,這是為什么呢? 發表于:2/26/2017 美俄火箭發射塔有啥區別 火箭發射塔的主要作用是為發射臺上的火箭通過臍帶進行燃料加注,以及提供技術人員在發射臺上為火箭做最后的檢測或送航天員進入火箭整流罩的飛船內的平臺。 發表于:2/26/2017 電磁發射火箭能讓“小馬”拉“大車” 電磁發射火箭屬于不折不扣的“新概念”運載器,但這一概念的起源較早,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 這個“新概念”的理論依據其實非常有趣:當電流通過磁場時,產生同電流和磁場成垂直方向的力,該力將會使得位于磁場中的帶電物體加速向前運動,帶電物體可以是彈丸、炮彈、導彈、火箭、衛星、飛機等。 發表于:2/26/2017 2017年我國計劃實施30次航天發射任務 多領域發展將提速 2017年中國航天發射任務將再創新高,全年計劃實施約30次發射任務。 發表于:2/26/2017 NASA木衛二飛越探測任務進入設計階段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木衛二多次飛越任務”(EMFM)成功通過關鍵決策點-B(KDP-B)評審 發表于:2/25/2017 迎接Ka高通量衛星時代的到來 前幾日中國新聞網公布了2017年我國即將發射實踐十三號、中星9A、實踐十八號等6顆通信衛星的計劃,一時間圈內好友紛紛刷屏,未來飛機、高鐵上網將不是夢! 發表于:2/25/2017 洛馬推出第一架 LM-100J商用運輸機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日前推出了C-130J“超級大力神”飛機系列的新成員:LM-100J商用運輸機,并為該飛機舉行了首次展示的儀式。 發表于:2/25/2017 信息安全態勢日趨嚴峻 黑客開始專業化組織化 由于游走在法律邊緣地帶,過去黑客大部分是單打獨斗為主,隱藏在層層黑幕之下,發生的一些著名黑客事件大部分是個人所為。而現在隨著網絡邊界不斷擴大,對于國家級社會、經濟影響越來越大。一些發達國家逐漸開始建立網絡警察甚至網絡軍隊,尤其是以美國這個最發達國家為首。 發表于:2/24/2017 運12F飛抵加拿大 開始自然結冰適航驗證 歷時7天、近12000千米的飛行,中國航空工業運12F飛機于2月1日順利從哈爾濱飛抵加拿大蒙特利爾。 發表于:2/24/2017 ?…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